※追憶逝水年華--- 我看【愛情初邂逅】與【re-turn】(上)





接連兩天看了電影【愛情初邂逅】與舞台劇【re-turn】,恰好都是講述時間的故事。對於行至中年的我,一方面感覺青春逝去,年老與死亡點滴滲透逼近,另方面生命走到一半,接下來該如何圓滿,都是將要面對的課題;因此在這個中繼站思考時間竟如此水到渠成。【re-turn】中的主角30多歲,【愛情】的主角40多歲,都在漫長的生命中做過一些選擇,完成一些事情,再回首時,不禁會懷疑自己走在對的道路上?

導演均透過特殊的敘事結構所帶來的體驗,引領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在【re-turn】中,白襄蘭從西藏帶回的門把,宛如多拉A夢的任意門,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初選擇的那一刻。故事中的主角也許是不能如實的接納自己(如掙扎於同志情慾的湯鏡澤,為了政治前途決定步入異性戀婚姻),也許是屈從於安全的人生選項 (如白若唯跟母親白襄蘭因為命運撥弄,缺乏追尋真愛的勇氣)。凡此種種如那句西藏的佛謁所揭示:「生命中的缺憾,將引領你到你該去的地方去。」所謂的缺憾就像是心理治療所說的未竟事宜,鼓舞我們將未完的生命腳本繼續,人生不致徒然停頓於逗點,阻塞的能量才得以通暢。



但是,有勇氣做出選擇,王子與公主終將幸福? 【愛情】的導演可沒這麼樂觀,他更勇敢(也更進一步)地引領我們持續思考這個問題。
年輕的愛蓮娜與安東尼初相遇時宛如美女與野獸般個性迥異,彼此間卻有股無法抗拒的吸引力,讓他們不惜背叛好友與情人暗通款曲。後來兩人雖然修成正果結婚生子,但是個性差異加上現實考驗等諸多問題一一浮出檯面,昔日甜蜜的伴侶終成怨偶日日爭吵,一雙兒女也被逼得世故早熟,教人不勝唏噓。
愛蓮娜岌岌可危的婚姻因為罹患癌症雪上加霜,安東尼因無法承受壓力變得暴躁難安,逃入追求刺激與耽情慾的陋習裏,獨留愛蓮娜與支持她的親人好友勇敢面對每況愈下的病情。正當故事幾乎要達到令人崩潰的最高點,脆弱的安東尼逐漸平靜下來,恢復疼惜妻子的能力。有一場戲是安東尼在醫院想跟形容枯槁的愛蓮娜做愛,藉以安慰被疾病摧殘到信心全失的妻子,莽漢柔情如此直接動人,安東尼性感豐碩的身軀映照出被死亡爬滿的愛蓮娜軀殼,令人淚崩。劇末愛蓮娜因為不想死在醫院偷偷返家,安東尼還貼心地帶她回到初邂逅的海灘,回味當初兩情相悅的甜蜜時光。
當這對令人心碎的夫妻神情落魄地開車來到海邊,差點失神撞上一對年輕情侶,須臾交會間,沒想到竟是當初偷情的自己,時空忽忽轉身至初邂逅的夏天。
這就是導演在敘事上的高明之處,年輕的愛蓮娜渾然不覺隨後發生的悲劇,懵懵懂懂僅為了思念與罪惡所苦。
身為觀眾的我們彷彿掌握了時間的門把,擁有了洞悉時間奧秘的眼光。因著對於生命全面性的體會,才得以去思索這對情侶的宿命。如果再來一次,如果我們是愛蓮娜,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即使愛情會帶給我們波折與受苦,還是會再選擇一次嗎?甚麼是對的選擇?甚麼又是幸福?
我個人浪漫地覺得:生命的選擇為的不是平順與幸福,而是依循真我尋找意義的過程。愛蓮娜如果不走這麼一遭,她將無法被生命淬煉,也無法把那些深愛她的人們聯繫在一起(媽媽、阿姨、同志好友),當然更無法造就安東尼的成長。
沒有甚麼是最好的選擇,只有那種完成自我,承擔責任的選擇。我想這也是【愛情】與【re-turn】的導演,希望向我們傳達的意念。

 (待續)







傾聽精神病人



在傾聽精神病人時(psychosis),我對於症狀*1的呈現與意義,充滿了好奇。
目前的理解是,精神病人對於無法承受的感覺,還有感覺後面所負載的心理意涵(衝突),具有攻擊其意義連結的傾向(Bion)。
於是,統整性地連結情感與意義被死之本能還原成破碎的初級歷程(primary process),這些初級歷程原始的程度不一而足。可能化成身體的感覺,或者幻聽幻覺,再加上切斷與現實的連結,產生一種孩子氣的,如夢似幻的表現。因此我會把自己調整到一種聆聽夢的狀態,比較可以忍受那些看似無意義的說話方式。
當這些都難以表達或察覺,很有可能藉由投射認同的機制,直接投射到治療師身上。這個部分往往是最令人困擾,也最需要治療師內在的清明與穩定方可理解。

*1
一般在傾聽病人有三個向度要被考量。第一是內容,精神病人所呈現的內容依其健康程度呈現出有組織,有感情,接近常人的狀態;或者極端破碎貧乏,亦或躁狂似的滿溢奔放。第二是形式,也就是呈現這些內容的方式,極端壓抑的,或者身體化,或者充滿了投射認同的,形式上約莫可以推估病人的心智運作。這個向度往往呈現為症狀的形式。第三是功能,也就是這些話語的用途,想要達到的目的(如果是關係上的目的,很容易在移情反移情上感受到)。

※圖片來源:
http://lb.medobs.com.au/news/attenuated-psychosis-not-a-dsm5-diagnosis

一月心靈影展-《人間有情天》



當心理醫師飽受命運捉弄,陰錯陽差地成為病人,
任何面對創傷與哀悼的人,皆不可錯過的經典,
2001坎城影展最佳影片,近幾年最好的精神分析電影。

※本事:
心理醫師喬凡尼一家人,居住在義大利北部美麗的濱海城市,家庭生活和樂融融、溫馨甜蜜。每天,喬凡尼的病人在諮詢室裡向他傾吐各式光怪陸離的病情,對比他們強烈的狂想偏執,喬凡尼更能感受到平安喜樂的幸福。
然而,某個星期天的早晨,喬凡尼意外接獲噩耗,原來兒子安德烈在和朋友潛水時驚傳惡耗。他永遠不會回來,而喬凡尼承諾和他一起晨跑的約定,也永遠無法實現...。

※導演小傳:
http://blog.sina.com.tw/2006goldenhorse/article.php

※活動內容:
時間:104年1月11日,下午2:00-5:00 (含電影欣賞時間約1.5小時)
地點:ALL ABOUT LOVE工作室(近萬隆捷運站2號出口,詳細地址與交通將於行前通知)
費用:100元(當場繳交)
電影導讀者:阿智,Tim

導讀者簡介:

王明智(阿智)
諮商心理師,目前從事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與督導。
出版"在深夜的電影院預見佛洛伊德"
鍾情於電影與心理治療的結合。

張嘉麟(Tim)
目前於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帶領歷程性繪畫等藝術創作團體,及情傷、自畫像、生命故事述說團體及同理心訓練團體。喜歡藝術創作,埋首於經驗創造力帶來的療癒和潛能的開發已達十五年。喜歡以顏色及圖像來作生命起伏的表達,並探索內在生命的能量。創作,可以成為個人生命成長的記錄,時過境遷仍能被自我觀看。也希望藉由心靈影展,相互交流、分享,如何藉由創作,進行真實自我的追尋。

※報名資訊:
報名請填妥下面資料,寄到:seaseastowoceans@gmail.com(阿智)
姓名 *
年齡
連絡電話 *
電子郵件信箱 *
參加的動機與期待
費用請於當日繳交,如臨時無法參加,請於三天前通知,否則將喪失以後報名資格。

Bion and Being: Passion and the Creative Mind





看到Reiner的這本著作讓我甚為感動,想到自己研究所時期接受人文主義心理學的訓練,接下來因為工作需要轉習精神分析,從古典的佛洛依德,克萊茵相關客體關係學派,然後慢慢轉進到溫尼考特,寇哈特等
精神分析不僅擁有多種面目,而且與時俱進,更重要的是愈來愈趨近於人文心理學的範疇。也逐漸從自然科學典範,到心理學典範,最後轉向藝術與靈性的典範。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重新回返,一圓青年時期未完的藝術家夢想。

蔡榮裕醫師說:”Bion是未來二十年的顯學。他不僅繼承了克萊茵,更深化了人類情緒生活的面向。其所提出涵容(contain, container)的理論,不僅協助我們去了解案主的無意識溝通,更把精神分析的範疇帶到精神病的領域。晚年Bion移居加州,參與了當時百花齊放的心理學的文藝復興運動,使得他把跨領域的養分帶進精神分析。

本書由Bion的女弟子Anne Reiner所撰寫,Reiner本身除了是個分析師,還是藝術家與詩人。她從Bion提到的O說起,O意味著案主內心深處神祕難解且無法抵達的部分。Bion建議我們拋開理論的羅盤,依循直覺漂泊在神思(reverie)的大海中,允許自己聆聽案主時,內心尚且保留這塊未知的領域。Reiner為我們援引諸多神祕主義的詩作與文獻,來說明O,終歸是一種趨近於存在真實(truth of being)的狀態。

Reiner還在書中帶領我們深入她的臨床實務,實際示範分析師當使用何種姿態,與病人互為主體地進行分析工作。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分析師不僅接受病人無意識的情緒溝通,化為詮釋激發病人心智,更會細心觀察聆聽病人的反映,所傳達出的無意識波動,藉此協助病人沉入更深邃的無意識領域。這個過程依造古典精神分析的語言,是了解焦慮詮釋防衛克服阻抗;然而在Bion學派心中,卻是一個趨近於內心真實與完整的過程。

※小記:這幾天一直沈浸在Bion說的O,那不可知且永遠無法抵達的人性深邃,然後同時性地,恰好邂逅了這首歌,心中昇無限感動。

※延伸閱讀:





八月心靈影展 《東尼瀧谷》 存在性的孤獨




身而為人,皆被囚禁於肉體的牢籠
別人亦無法體驗,我們日日夜夜的心情與生活。

這,就是存在性的孤獨。

村上春樹是描繪潛意識最厲害的當代作者
"東尼瀧谷"不管就小說與電影的藝術成就
仍是經典中的經典。

歡迎你一起來看電影,聊心事。

時間:103年8月16日(六),下午2:00-5:00 (含電影欣賞時間2小時)
地點:ALL ABOUT LOVE工作室(靠近萬隆捷運站2號出口)
費用:100元
電影導讀者:阿智、Brian

導讀者簡介:
阿智
諮商心理師,目前從事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與督導。
出版"在深夜的電影院預見佛洛伊德"
鍾情於電影與心理治療的結合。

Brian
諮商心理師與心理學博士,專長婚姻(伴侶)諮商,正向心理學,寵物治療。
熱愛與人深度對談,及所有美好的事物。

報名請填妥下面資料,寄到:seaseastowoceans@gmail.com(阿智)

姓名 *
年齡
連絡電話 *
電子郵件信箱 *
參加的動機與期待

費用請於當日繳交,如臨時無法參加,請於三天前通知,否則將喪失以後報名資格。

※我的吉本芭娜娜



邂逅 

第一次邂逅吉本芭娜娜是我的一個寫言情小說的朋友送我的兩本書:【我愛廚房】、以及【NP】,皇冠出的金榜名著系列,書擱了好一陣子,就在百無聊賴的某個午後,我打開了【我愛廚房】(時報版又名【廚房】),一段乾淨的文字映入眼簾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廚房了。
不論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只要那裡有可以做出食物的廚房,我就不會覺得那地方令人無法忍受。
當然,那個廚房裡最好有我用慣的廚具,幾條乾淨的抹布,以及發亮的白瓷磚。
我也喜歡髒兮兮的廚房。
地板上有胡亂丟棄的菜削、拖鞋底部又黑又髒,聳立於牆腳的大型冰箱裡,裝著可以安然度過一冬的食物而我,滿足地倚靠冰箱的銀色大門、在視線從油膩的爐台、生鏽的菜刀上移開時,正好可以看見窗外寂寞的星星發出來的閃爍光芒。
《我愛廚房
 

於是在一種撫慰的氛圍中,我迷上了吉本芭娜娜。

【我愛廚房】後來被日本導演森田芳光改編成電影【廚房的秘密】,寧靜致遠的鏡頭把電影的氣氛醞釀的很好,很接近我對文字本身的想像。之後香港導演嚴浩(【滾滾紅塵】)重拍了這部小說,比較忠於原著,但稍稍遜色,唯有一場戲描寫思念情切的櫻井御影展讀繪理子生前的信,被繪梨子鍾愛的香水氣味所引領,淚眼滂沱,宛若其尚在人世,感人至深。
從此以來讀吉本,往往有種溫暖柔活、被治癒的感覺,這種感覺和我對人生的體會以及治療的追求是很切近的,一直很想好好地寫一篇文章來談吉本的作品與諮商的關係,但因公務繁忙、才疏學淺便一直擱置迄今。
本文因為【故事與心理治療讀書會】導讀吉本而寫就,所以也無法深入研究其作品,只能就讀書會挑選的幾篇小說(【身體都知道】、【我愛廚房】)來做一個小小的導讀,會選這兩部作品是因為【我愛廚房】是吉本讓人驚艷的成名作,也是她所有作品的雛型,而【身體都知道】更從身體的症狀中細膩地道出生命言未盡之言,況且它是由一系列短篇所匯集而成,便於讀書會成員閱讀。

心理學的語言與文學的語言

我在短文〈心理學的語言與文學的語言〉中談到以文學性(藝術性)的手法切入晤談本身就具有治療性;學習諮商迄今,常驚嘆於好的文學家(藝術家)往往比所謂專業助人者有更深的人性關照,這不禁讓我思索心理學在科學思維下的語言,與偏重人類經驗、理解、與表達的文學性語言有何不同?如果簡略地說科學式的語言一種是左腦式的語言、另一種就是右腦式的語言(文學性的語言)。在【故事與心理治療】這本書裏作者針對這部分有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我自己個人認為選擇一種語言來進行治療,其實也就選擇了背後所蘊含的價值,科學的客觀、抽離、追求共向,以及文學的主觀、投入、與追求殊相。這兩種取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心理治療的訓練中皆不可偏廢。只可惜以往的訓練偏重科學,所幸現已補上人文學科,該可以更為均衡。

藝術是一種美的追尋,語言是諮商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以語言為其主要媒介的文學作品、或者以影像(image)為媒介且切近人生經驗的電影,便成為人文訓練重要的一環。在其中,可以啟發人類的創造力、其敘事結構也可以培養故事性的思考、甚至在藝術中可貴的遊戲探索的態度也能讓人接近無意識領地。所以,使用藝術來做治療,或者讓治療藝術化,必能使治療受益良多。
我自己就嘗試過在諮商中請個案說出他們的生命故事(翁開誠老師在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如果我帶著診斷(科學)的眼光看待,個案往往回應的是很乾、較平版的故事;這時候我會請案主重說一遍,也要求自己在回應與提問的時候不要這麼科學(文學性強一些),而已一種比較放鬆的、好奇的、帶著情感的、宛如看場好電影般,單純的做一個聽故事的人,我發現這時候案主的敘說往往會顯得更有故事味,我也得到了嶄新的美感經驗,我們往往也可以在其中尋找到診斷眼光之外的重要訊息。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讀小說,理解小說的原因。小說家就像是第一流說故事的人,他們時而是投入的演員、時而轉為全知的觀察者,所以當我們浸淫在小說藝術中,往往可以培養出一種故事的品味。我自己在進行故事訓練時,有時候會拿出一些優秀的小說讓成員朗讀,鼓勵他們用心感受,竭力表達,這也也助於他們的對自己生命故事的敘說。我有些案主天性鍾情寫作,更樂意把它寫下來,我覺得更好。

生命是一段療傷的過程

讓我們切入吉本的作品來討論她的小說藝術與心理治療的關係。
我們選的幾篇有討論家暴創傷的〈船〉、描寫一夜情以及軟禁的〈木乃伊〉、還有關於創傷與復原的〈爸爸的味道〉、以及寂寞與歸屬的〈田所先生〉;《我愛廚房》這本小說我們選〈我愛廚房〉、〈月影~我愛廚房二〉。
李昂在《身體都知道》的代序中寫道:吉本的作品充分反映了「生命是一段療傷的過程」,的確,我們知道吉本根本上就是一個「治療系作家」,對於療癒這個主題很又興趣,就連她的老公本身也是個身體療癒工作者。
諮商與心理治療關心的也是療癒,這使得吉本的小說很貼近心理治療的脈絡,只不過吉本的療癒不是在晤談室中發生,而是在人生的多疚無常中焠鍊、在生活的平淡可親中醞釀、以及在民胞物與的愛中成長。

也就是這一個最主要的主題貫穿吉本所有的作品,成為她魅力的來源。




敏感細膩的貼近生命

吉本有一種女性特有的敏銳觸感,這種觸感依靠的不只是感官聲色、而是把整個人「融入」其中的一種狀態。在她的文字中處處可見這種細膩的描寫:

一哭,感覺風景變近了。那時,感覺鴿子、小城、池塘和船都變成我的了。連腳邊的小石頭都變得非常親近。感覺所有的東西都在跟我說,以後不用再ㄍ一ㄥ了。我已經到達限界了。
〈船〉 


我們可以在這段文字中看到,主角把自己極度悲傷的感受融入週遭的景物中,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感染力。以這種敏感細膩的感觸貼進生命不只包括自己,也包括對別人設身處地的同理心。譬如《我愛廚房》中御影對外表沉默孤僻的雄一的觀察:

他手長腳長,長得乾乾淨淨,即使不了解他性情的人,也會覺得他對花店的工作非常認真。此外,他也給人一種「冷淡」的感覺,雖然日後對他了解些了,但是那種冷淡的感覺卻沒改變。雖然他的舉止無論細心的體貼,的確還是讓人覺得他有著因為孤獨的生活而產生的冷淡氣質。
《我愛廚房〉


有時後,這種細膩的描寫,本身就具有象徵性。也是這種以景喻情、內外交融合一的象徵,使得吉本雖然看似在外表上寫一些生活很瑣碎的事情,卻能在無形中影響人的情感與價值。如【我愛廚房】中御影頭一回前往雄一的家,穿越雨霧的黑暗公園,在虹光中瞥見雄一位居高樓家的燈火。這種很生活化的描寫,卻象徵了希望與治癒。
我喜歡吉本現象學式的、細膩而溫柔的目光觀看物我。彷彿對生命有一種了然,願意在陶冶與醞釀中安靜等待的等待轉化。我們在心理治療的傳統中羅傑斯堪稱這一方面的代表,我的老師翁開誠則是把這種精神融入他的生命故事述說之中。

帶著感情去說

這種融入的精神其實就是所謂的互為主體的精神,不是客觀分析、專家與疏離的,而是將心比心的同袍情誼。記得以前翁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就常提到「帶著情感去說」,就是這個意思,你在述說與感通人的時候覺不能把自己隔絕出,情感是理解世界很重要的動能,也是事物意義之所在。這也把治療變成了藝術。
就像在〈田所先生〉中,敘事者聽老先生談起洗衣機後面藏著一個小鬼,靠著喝水維生,但不高興的時候就會搖撼洗衣機,體貼的老先生這時候就會用手洗衣,深怕嚇著了祂。這時候述說者帶著情感地問道:

「祂在的話你就不寂寞了。」
我說,帶著微笑。
「是啊,小浩都已經長大也娶老婆了。」
田所先生說完,又看著窗外。
我覺得好難過,跑進廁所去哭了一會。即使外遇的難過也不曾在公司哭過。
我慶幸自己還保留著這樣可愛的眼淚
〈田所先生〉


這種可愛的眼淚是很重要的,是感通不可或缺的要素,翁老師在感通時會有默會的淚光,那是一種安靜的了解。我自己曾再述說中說出某個意象「海邊的月亮」,然後就潰不成聲。感情是通往意義的俑道,我知道海邊的月亮對我生命的意義,祂代表歸屬以及超越的慈悲。
死亡

『總覺德我們的周圍充滿了死。我的父母、祖父、祖母生你的母親,還有繪理子,這麼多的死亡。宇宙雖然非常大,但是像我們兩個這樣的人,還沒有呢!我們認識實在是偉大的偶然,死亡、死亡。』
〈我愛廚房〉

常常在日本的文學中看見死亡,吉本的文學也是,從《我愛廚房》她就開始探索死亡,其他作品中死亡更是不曾缺席。我覺得對死亡的切近是一個文化難能可貴的地方;唯有從死亡出發,我們才可以瞥見生命中很多根本而珍貴的東西,否則人們為了逃避存在的焦慮,往往被很多不相干的情事所淹沒而不自知,也因為死亡是那麼近,人類的生活才顯得有實在感,這也是我們常覺得吉本那麼細心的品味人生,活得如此波光艷澰。在《我愛廚房》中繪梨子預知自己可能的意外,留下一封信給雄一,這封信對自己的生命情態就有篤定的認知:

雄一,世界上許許多多種人,我很難了解有些人,他們總是生活在陰暗的泥沼中。有些人會故意做出令人討厭的事情,讓別人無法親近他們,我實在不能明白他們的想法,即使他們非常的痛苦,也不值得同情。
因為我是張開雙臂,擁抱快樂生活的人,我是美麗的,我是光芒萬丈的,就是我吸引人的原因。
〈滿月 我愛廚房二〉

這種放鬆而圓熟的態度令人羨慕,不是有一定人生歷練且豁達的人是很難擁有的。死亡往往造成生離死別,至親的死亡是生命中巨大的創傷,吉本的作品常常以此作為起點,寫死亡所帶來的傷痛以及復原。〈木乃伊〉中的研究生便把愛貓製作成木乃伊,對生的執著與依戀也反映在她軟禁暗戀的女主角一樣。我覺得吉本的很多作品往往是死亡教育的良好教材,因為她無畏探討死亡,態度卻是肯切而正面的。

歸屬與孤獨

吉本的作品常常會指向依戀的對象。這人可能是至親好友,也可能是不在人世的故人。這種對歸屬的嚮往之情,常常使得她平淡的文字有了溫度,而這種依戀往往又平靜自在暢流於生活中。在〈爸爸的味道〉,山居的父親烹煮拿手的蛋包飯,室內洋溢著他的味道,在溫暖中女兒可以懂得爸爸的心,都是某種從傷痛中復原的心情。
歸屬對人是這麼重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往往是支持彼此走下去的動力。但談歸屬就不得不談必然的孤獨,生有盡時聚亦有散,除了人世無常所帶來的孤獨之外,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那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承擔。

我想雄一一定和我有一樣的想法。
他是在幾歲時發現到自己是獨自走在一條黑暗而寂寞的山路中的呢?即使在友愛的生活中成長,感覺仍是寂寞的。
〈我愛廚房〉

這種承擔能世人更勇敢,也更惜情。所以說吉本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熱烈擁抱人生的人,對孤獨的承擔讓他們擁有一顆美麗而溫柔的心。

在黑暗中照見光亮 



想得到光,你就必須徹底走入黑暗,直達它的盡頭。
《在智慧的暗處》

吉本的作品還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就在於她無畏於照見生命的陰暗,並給予細膩的處理,藉此開啟我們對生命廣度與深度。【船】中的主角經催眠重回與酗酒母親的生離,這麼濃稠而傷痛的記憶被吉本描寫的是這麼真切,彷彿我們親生經歷一般。小女孩說:

媽媽的眼睛發亮,好可怕。那時的媽媽總是真心的,拿菜刀刺爸爸時、把說謊的我打得流鼻血時,媽媽都是同樣的眼神。
〈船〉

在崩潰的媽媽可怕的眼睛看見光亮,那一定是溫柔而勇敢的心無畏於照見陰暗。吉本對陰暗的處理常常反映在她描寫的人物以及題材,很多都是身心殘缺的人、或是社會邊緣人,但吉本往往可以寫出他們獨特的美感,又沒有刻意渲染,彷彿她們原是世上本存在具足的。翁老師以前給我們上課就常常提到要要說出每一個案主生命的美,看不到美是我們還不夠具有同理心。我想吉本就有這種能耐,在她的眼光中,生命皆美。也許世上本無光明與黑暗,也無善與惡。這種二元性是人類侷限的目光。我們對黑暗的怖懼使我們在面對黑暗時往往投射了自己的心魔,而不是真實面對陰暗,這對生命著實是一種損失。吉本往往會把陰暗寫成光亮,這種矛盾與二元并置為她作品增加張力,《我愛廚房》中的變性的繪理子就是這種矛盾的代表,在她身上我們看到吉本把光明與陰暗融合的很好,創造出一種圓融的美。
《身體都知道》諸篇其實就是以藝術的手法處理身心症狀的,而症狀往往反映了生命的陰暗。有人說症狀是生命的詩歌,症狀雖帶來痛苦,卻也給我們一個獨特的機會去照見心靈。於是我們看到吉本循循善誘,讓我們親近生命的陰暗,我們發現原來陰暗也是可親的,早已存在生命之中。
最後我以一段吉本副象徵性的美麗的文字來總結我對陰暗的看法。

我對毛蟲免疫是從什麼時候降到零值的呢?這讓我非常驚訝。雖然我最後觸摸毛蟲以來,我對毛蟲的認知應該沒以變化,只因為看不習慣就這樣害怕這顯示我的感受性何其衰弱?我望著藍天,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小時候我常把毛蟲收集到瓶子又放他們走。蹲在地上看著草叢中一一飛起比草色還綠的蝴蝶,仔細觀察後再放他們飛走。我很少殺害他們,只是觸摸、凝看。 
〈爸爸的味道〉

聖美善真具足

吉本的作品也是靈性的,不僅因為她常常描寫鬼巫的題材,也因為她那種民胞物與的情懷。在她筆下的世界,萬事萬物的連結與相伴,讓我們心靈撐起某一種安然。這種哲學觀有一點像容格說的同時性,事實上,在她的作品裏我們常可以看到心電感應的例子,或者是透過異像與靈界溝通。
譬如在〈我愛廚房〉中,雄一與御影同時夢到在舊家協助擦地,然後雄一餓了說要吃麵,此時遇御影夢醒到廚房煮麵,雄一也同時醒來喊著要吃麵。這段描寫把那種心有靈犀的感通鋪陳的興味盎然。
其實,以前翁老師讓我們讀朱光潛的《談美》的時候,當時就覺得聖善美真其實是一體多面的,美到了極至,也等同於善真。可以說就是一種聖的境界。吉本的作品難能可貴的為我們展示了這種可能,讓我們面對人生的乖咎與無常還可以堅持下去。所以我說吉本的世界世聖美善真具足的世界。

心理治療就是學習如何去愛

學習與實踐心理諮商數年,對各個學派都略有涉獵,如果要我以一句話來總結我對心理治療的看法,我覺得心理治療就是學習如何去愛的過程。我一方面從事諮商工作,一方面其實也是在休養生息,過往的凌角被磨平不少,也愈來愈敏銳與溫柔。
是吉本芭娜娜讓我保有這份愛,我常在小背包中放上一本吉本的作品,當作心靈補給劑,她會讓我在公餘得到滋養,也算是一份對自己體貼的愛。


20045

同志小孩的自白



孩子總是為未來帶來希望
無論是怎樣的性取向/性別認同
延續生命是共同的情感驅動力。

(延續生命有很多種形式,生養小孩就是其中最直接的ㄧ種)

這段影片為我們訪談了同志雙親所扶養的小孩
讓我們直接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美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zsMDHkZn5w&list=PLlCc5R0ASdJo-PECYZRLhNGD8maE8-TG8&index=22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



如果說要推介一部講述死亡本能的電影
我想就是奧斯陸。
主角宛如躑躅於生死交界的鬼魂
在生命的最後一天,與生者辯證活著的意義
反思日日習以為常的生活,
那些歡喜悲傷,追尋與成就
終究意味著甚麼?

導演詩意的電影語言貼近主角的主觀世界
脫逸出常人的生命抉擇,呈現不同的眼光
不管是畫音不同步,紀錄與敘事的混淆,或者時序的顛倒
在奧斯陸,一個如天堂般的城市,擁有平靜理想的生活
仍無法除卻一心向死的趨力

最後,鏡頭從節制優雅開始模糊搖晃
除了仿效用藥者的精神狀態
更使觀者脫逸出文明和語言的深淵

使我們更趨近於死亡...

如果你感染B肝,沒有告知性伴侶,而被關進監牢,你認為這樣合理嗎?



今天來談一個比較沉重的議題:愛滋入罪化。

愛滋防治的條例裡第21條明定:「明知自己為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有共用針具、稀釋液或容器等之施打行為,致傳染於人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犯罰之。」
此ㄧ法條訂定於愛滋無藥可醫導致人心惶惶的年代,現在的情況是,只要規律服藥,愛滋病毒可以獲得很好的控制,傳染性幾近於零(用”幾近”形容主要是出於謹慎,機率應比遇到天災還要低 ),而且感染者可以得到很好的生活品質。醫護人員都用類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來形容愛滋病。

其實,如果真有帶著復仇心刻意散播病毒的愛滋感染者,我們只需要刑法便足以處理,我相信這類案例少之又少。就算有,個人認為這也反映了感染者如何把社會集體的憎恨,內射於自身,再投射於他者。也就是,這樣的現象反映了感染者被苛待的控訴。刻意把愛滋入罪化,不僅讓備受歧視的感染者處境雪上加霜,也造成國家過度涉入感染者的性,有侵害人權之虞。更別說被ㄧ些有心人士藉此做為性的管控與規訓的恐嚇籌碼。

再者,把感染者入罪化,潛意識就是一種分裂機制的使用,讓我們把預防愛滋的責任與恐懼,ㄧ股腦的歸咎於感染者,完全輕忽了自身預防的責任。這也間接造成了大量的感染黑數,許多人因為害怕被汙名不敢篩檢,造成自身健康的危害,也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了病毒的散播。換言之,愛滋入罪化是ㄧ項糟糕無比的防疫政策。

以下精選兩篇好文,讓有興趣了解此議題的朋友進行點閱,趁著周末餘暇,好好消化與思考這些難以承受之重。

最新研究《專家:性交傳愛滋機會微 向性伴隱瞞病情不應違法》
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14-05-03/city1399104347d5034089.html

第一線資深實務工作者的精采好文《愛滋去罪化,別拿明朝的劍砍清朝的人...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mei-tsai/%E6%84%9B%E6%BB%8B%E5%8E%BB%E7%BD%AA%E5%8C%96%E5%88%A5%E6%8B%BF%E6%98%8E%E6%9C%9D%E7%9A%84%E5%8A%8D%E7%A0%8D%E6%B8%85%E6%9C%9D%E7%9A%84%E4%BA%BA/787870911265325

六月心靈影展-《揮灑烈愛》畫出生命的顏色




周六到了,很適合跟朋友一起看電影
映後還有結合藝術與心理治療的精彩對談
只酌收茶水費100元

歡迎大家告訴大家,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六月心靈影展-《揮灑烈愛》畫出生命的顏色******

芙烈達(Frida)卡蘿,遭遇一場嚴重車禍之後,在數個月痛苦治療和復健過程中,以繪畫開啟了她人生的方向,並認識大畫家狄耶哥里維拉作為她的丈夫,經歷愛情、背叛、復合,乃至死亡,這些複雜的生命議題與歷程,從未學畫的芙烈達,選擇用畫筆來表達感受,並以她創造出的圖像,來記錄了她豐富的一生。

從她的故事,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來經驗由創作所型塑出的生命堅軔度,見証藝術帶來的療癒力量,以及思考如何探索生命力量的泉源,活出真實的自我,為自己創造生命的顏色。

時間:103年6月14日,下午2:00-5:00 (含電影欣賞時間2小時)
地點:ALL ABOUT LOVE工作室(靠近萬隆捷運站2號出口)
費用:100元
電影導讀者:張嘉麟、吳健豪

導讀者簡介:
張嘉麟
目前於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帶領歷程性繪畫等藝術創作團體,及情傷、自畫像、生命故事述說團體及同理心訓練團體。喜歡藝術創作,埋首於經驗創造力帶來的療癒和潛能的開發已達十五年。喜歡以顏色及圖像來作生命起伏的表達,並探索內在生命的能量。創作,可以成為個人生命成長的記錄,時過境遷仍能被自我觀看。也希望藉由心靈影展,相互交流、分享,如何藉由創作,進行真實自我的追尋。
吳健豪
心理/教育自由工作者,遊走大專院校和社福機構,以個別諮商、帶團體、講課方式維生,也在一一擬爾劇團,以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ER)服務大眾。專業關懷為自我統整、生命意義、價值衝突、性別與同志、弱勢家庭之兒童青少年,戲劇治療,表達性療癒。

報名方式:
請於下列網址填入資料,完成報名手續。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GJlDnBsOKYRL-Yt2_W9cV1jV4UEHFoYPNmlyZT5i9hY/viewform?usp=send_form
費用請於當日繳交,如臨時無法參加,請於三天前通知,否則將喪失以後報名資格。
有任何問題,可來信連絡吳健豪 paulbsg.tw@gmail.com。

無限期支持心理師法不下修



這幾天心理師法下修鬧得沸沸揚揚
個人認為,心理師的養成
需要心理學基礎知識,加上諮商專業相關學科,再加上實習與督導,最好還要接受心理治療。
碩士班已經很難容納這些課程,修個四年五年大有人在。
大學教育要完成這些課程要求,讓人頗有疑慮。

或者,大學畢業生如要應考心理師
可否補齊相關課程的要求呢?
我認為這是對於這個專業,以及案主權利,基本的尊重。

※諮商不是閒聊 專業不容輕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1000257-260102

※心理師降門檻 學界3000人抗議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01000255-260102

※更多資料請參考此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7%84%A1%E9%99%90%E6%9C%9F%E6%94%AF%E6%8C%81%E5%BF%83%E7%90%86%E5%B8%AB%E6%B3%95%E4%B8%8D%E4%B8%8B%E4%BF%AE/1520495088177757?fref=nf

容器



日前上課,許多學生詢問分析師如何培養精神分析的聆聽?
來自愛丁堡大學的分析師分享了很多法門,其中兩項最讓我感動。
一個分析師喜歡親近大自然,並且在自然中感覺自己的"渺小"。
另一個分析師喜歡蒐集各色的瓶子,在這裡,瓶子成為一種象徵,象徵治療師涵容(contain)的特質。

這讓我思索這幾年的生活,除了上課與接受督導與治療
最重要的,其實是過生活。
個人認為此乃最困難之處,也是迄今仍不斷學習調整之所在。

這幾年的生活,有一個很明顯的轉變
就是愈來愈簡單,規律,而且還有適當的留白。
畢竟日日夜夜,治療師承載了諸多世間苦難
而精神分析重視移情的傳統,治療師的心智與身體
更是不斷被情緒衝擊的載體
如果本身被填滿了,或者太過自大,怎會有空間為案主騰出??

特別對於行動心理師,或者獨立工作者
失去了機構的保護,或者世俗的位階。
如何在生計與治療的品質得平衡
真是一個需要學習的大智慧。

我想,對心理治療沒有單純的愛與熱情
應該很難辦到。

村上春樹與北捷殺人事件
















 很遺憾在台北捷運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
 挑戰我們對於日常生活的安全感
 整個社會頓時陷入一片驚恐
 而媒體的重覆播放
 宛如嗜血的殺人魔,更加重我們的PTSD。

日本在1995年也發生過類似的"東京地下鐵毒氣殺人事件"
村上春樹面對極端的惡,決心走出多年自閉式的書寫,開始下筆關懷社會
 試圖去思索:當創傷發生時,社會如何自我療癒,而這些極端的惡行,又是如何產生?

非常喜歡村上春樹平鋪直敘卻飽含人道的風格
 個人認為這樣的心境才有可能思考如此困難的議題,
 對比台灣媒體的歇斯底里,更讓人覺得跟整個社會共病。

再者,村上春樹也跳脫了好壞二分的淺薄思考
 更細緻地去思索:如此社會事件,反映出人性的,社會文化的甚麼問題?
村上的解答是:最大的惡是體制的惡,
 這些偶發的社會事件像是浮出水面的代罪羔羊,映照出整體的社會的困境。

所以,殺人的不只是鄭捷,而是我們每一個人
 存在於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
 因此,單純把殺人者處死就會找到救贖嗎?

http://blog.roodo.com/lucialucy/archives/13665497.html


北捷殺人事件療癒文精選



※※北捷殺人事件療癒文精選※※

北捷事件帶來社會集體恐慌,事件之初低調的專業工作者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所幸,基於社會責任,還有對於受苦者的悲憫與關懷(不分加害者與被害者),專業工作者陸陸續續為文表達立場。

眾聲喧嘩中,大家念茲在茲的還是鄭捷超乎想像的兇殘暴行,激擾而出的恐懼與不解,這也是社會大眾最最難以消化之處。
以下三篇文章將從專業的觀點,帶領我們去省思這些惡行後面所反映出的社會病症,這些大家默許的惡,如何逐漸累積成覆水難收的傷害。
難能可貴的,心理師還為我們指出化解之道,對於這些封閉自我且窮途末路的存在。

因此,閱讀這些文章,給與我們一個機會,阻止這個惡的循環繼續下去。

《一人之罪,結構之惡》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522/402659/%E4%B8%80%E4%BA%BA%E4%B9%8B%E7%BD%AA%E3%80%80%E7%B5%90%E6%A7%8B%E4%B9%8B%E6%83%A1

《透明的存在》
http://allencwf.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6816.html

《每個悲劇後面,都有著求援的聲音》
http://www.sop.org.tw/Official/official_14.asp

※ 治療中的哀悼



《無法哀悼,就會憂鬱》

我們對於失去的人事物都需要哀悼,健康的心靈會讓哀悼開啟,情感流動,佛洛伊德早就提醒我們,沒有哀悼會讓心靈停滯,導致憂鬱。
把心靈能量投注於已然失落的客體,就像把生命的精髓虛擲在黑洞中,難怪乎憂鬱症病人總予人槁木死灰之感。
令人印象深刻的,憂鬱的人在潛意識中認同失落的客體,翻轉了被失落客體拋棄的恨意,反過來加諸己身。這種帶著苛責與罪惡的恨意,往往是憂鬱症最後走向自殺一途的主因。
臨床上的案例往往呈現出對於死者的罪咎,不斷在心底複誦著如果當初我有....,他就不會....”,此種深具強迫意味,無法原諒的自我攻擊。
這種現象提醒我們憂鬱的客體,已如幽魂悄然降臨主體。

《因為接受失去,才能真正回憶》

順利哀悼有一個重要轉折,就是接受客體的死亡(離去),接受現實中再有客體存在的事實。接受這個失去,願意為這個失去慟哭哀嚎;接受這個空無,願意為這個空無重新開始。
回憶在這裡扮演奇妙的角色,特別是關於客體美好的回憶。那些讓我們頻頻回首,招喚客體回到當下的回憶,藉以填補已然失落的生命。這種招喚如果沒有在現實上接受客體死亡(離去)”,很可能錯把鬼魂當活人,使我們墮入憂鬱的結界。
費茲傑羅在其短篇長路漫漫”(the long way out)便描寫了一位在療養院中永無止盡地空等,盼望死去丈夫接她出院的可憐少婦。因著不願接受現實,刻意讓生活還維持死者生前的步調,寧願相信自己的妄想,讓生命停住在某刻。費茲傑羅形容這種處境宛如古老保壘中囚禁王公貴族的地牢。
因此,睜大眼睛/真真切切地接受客體的死去(離去),讓我們必須將過往的回憶昇華,淬煉成生命的情感與意義。而這些珍貴的生命素材透過這個痛苦的歷程,逐漸整合為自體(self)的ㄧ部份。
在這個層次,生命似乎沒有失去(離去)這件事情,在象徵的世界,萬物皆永恆。

《治療師要不要挫折案主?---母嬰關係中的失落》

哀悼不止發生在令人心碎的客體失落,也包括客體(暫時的)離去,或者無法滿足我們,讓我們失望。在克萊恩的理論中,嬰兒原始心智中自大全能的部份,無法承受這些大大小小的失落,最好的方法便是把這些來自於客體好的跟壞的經驗分裂開來,讓客體壞的 (或被經驗為惡意的) 部份,不要威脅到我們。因此,客體被分裂成片片斷斷,克萊恩稱之為部份客體,就像拼圖的碎片,使我們永遠無法知悉(也不願意接受)客體的全貌。
就精神分析的發展階段來說,從母/嬰的兩人關係進展到父//子伊底帕斯的三角關係是極為重要的事;然克客萊恩的成就在於她把這種伊底帕斯式的幻想推展到母嬰關係中論述(也就是說在更早的心智中,便有這種三角關係的元素)。從部份客體的否認中逐漸意識到母親也是一個完整的人,這種經驗,便帶有震攝人心的情感張力(痛苦)
臨床上可能的例子是治療師在反移情中不斷地經驗到自己對案主的涵容與支持,嚴重到無法獨立思考或感覺,特別是關乎那些與案主不相容的思考與感覺。當治療師擁有這些思考與感覺的時候,彷彿自己背叛了案主,致使無法在治療中將這些截然不同的部份言說出來。這種現象就是治療師接受了案主的投射認同,讓自己只能被拘限在全然好的部份客體的扮演,治療師在這裡被投射成全好的乳房,只能耗竭自己不斷地提供奶水。在治療技術中治療師當然要試著挫折案主,勇敢地把案主所不同意的部份言說出來。當這部份出現在案主與治療師中間時,彷彿在母親與嬰兒中經驗到一個突如其來闖入的第三者(所謂的第三者,有別於全好的乳房之外,完整的母親),帶給嬰兒憤怒與痛苦,甚至啟動攻擊。在這治療的關鍵時刻,再現了治療師與案主/母親與嬰兒中的分離與失落。當這個經驗發生時,治療師不得逃避,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勇氣,忍受案主的憤怒與攻擊,給案主足夠空間去訴說這份失落,這個歷程對於案主學習分離與失落是極為重要的第一步。透過這份失落的學習,案主才有能耐將治療師經驗成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被物化的部份客體。
難怪乎精神分析重視移情關係的理解與操作,等於給案主一個機會,在過去卡住的地分重新被撫育與成長。

《愛,就是親密的說再見》

因為哀悼是人生大事,如果我們細細注意,治療的時空也充滿各種練習哀悼的可能:
固定的治療時段(不多也不少),躺椅治療時看不到治療師的臉孔,每隔一段時間交到手中的帳單。session即將結束時情緒仍然高張,害怕說再見且缺乏界線的案主想拉長治療時間。治療師沒能全然記得案主說的每一件事,下一個時段的案主提早按門鈴,或者治療師休假,讓人不禁在心底偷偷想著他()去見誰?
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在案主心中激起一片漣漪,甚而有斷裂之感;這些經驗即使令人困擾,但也是案主練習分離的好時機。是故結案被精神分析視為一件大事,給出一段時間準備結束是必須的,慢慢咀嚼別離,讓哀傷進到心裡,掙扎求生之後才有能力處理未竟事宜。更重要的是,治療的結束往往會激起生命未完的失落與別離,讓我們看清楚慣用的逃避與防衛,憤怒與失落,當然這也是處理過往生命哀悼經驗的好時機。

每一次說再見,都是學習個體化的開始。沒有分離也沒有哀悼,再怎麼親密的人都只是緊緊地綑綁彼此,無法真正地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