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真愛聯盟:" 當佛洛伊德遇見”真愛聯盟”

 


最近「真愛聯盟」阻止性平教材進入國中小鬧得沸沸揚揚,立論上關於「同性密友期」的論述幾乎無憑無據。基於我對精神分析的理解,「同性密友期」不禁讓我想到佛洛伊德晚年在《女同性戀案例的心理成因》中提到:


“眾所周知,即使是正常人,在愛之客體性別形成最後決定之前,也會需要一段特定的時間。在青春期開始後的第一年,同性戀的熱忱,許多夾雜著感官特質之誇大強烈的友誼,在兩種性別中都是夠普遍的。”

精神分析認為人類具有雙性特質,性取向上也都具有被兩性吸引的潛力。青春期對同性密友的深深愛戀就異性戀認同的人來說,往往是學習戀愛的「前驅物」;佛氏建議我們莫要對人類與生俱有的同性戀傾向大驚小怪。佛洛伊得當初會接這個女同志個案是因為家長委託,為此佛洛伊德還對這位家長循循善誘,要她接納同性戀小孩。不禁讓我想到,真愛聯盟打著家長牌,希望孩子不要被「教育成」同性戀。於是一個有趣的場景出現了,如果真愛聯盟的家長遇見佛洛依德會發生甚麼事??

真愛聯盟(以下簡稱真):大師,你看看這些可怕的同性戀患者,竟然要入侵校園,把我們的孩子都變成同性戀!!
佛洛伊德(以下簡稱佛):這位太太請別驚慌,改變人類的性取向沒這麼容易,像我這樣名留青史的大師,都不敢跟你打包票我可以辦到。所以請放千萬個心,這也不是他們可以做到的!!
真:可你不是說過「同性密友期」,他們這樣太早混淆視聽,會不會引導我們的孩子成為同性戀呢?
佛:「同性密友期」是異性戀傾向少年的戀愛操演,等到時機俱足,他們自然會尋求異性的滿足。但我想可能是我們那個時代對性過於保守,青少年沒有機會接觸到異性,所以異性戀青少年會先從同性身上尋求代替性的滿足。當今社會因為夠開放,選擇的機會也多,我自然相信他們無須繞這麼大的圈圈,便可以學習戀愛這門功課。對於同性戀傾向的青少年,個人認為「同性密友期」這個框框不適合放在他們身上,畢竟他們本來就對同性有興趣,所以也無須尋求代替性的滿足。基於一個科學家追求真理的勇氣,我建議大家把「同性密友期」這個過時的論點放棄吧!!
真:但是大師,你自己不也說過,凡是不符合生殖原則的性都是「性錯亂」(perversion),這些同性戀(inversion,或譯性倒錯)大張旗鼓,讓性跟生殖脫鉤,最後會不會導致亡國滅種?
佛:「性倒錯」這個詞我個人認為也過時了,事實上現在的精神醫學也沒有人使用這個字,我的徒子徒孫後來建議使用「新性特質」(neosexuality)來為這個詞去汙名。我個人認為除非是『強迫他人所為,帶著恨意的性』才是病態的,同性戀建立在你情我願的性我認為不是病。事實上在我那個時代思考性,很難不受達爾文物種理論的影響,所以才會如此看重生殖功能。但如果要把性倒錯這個概念無限上綱的話,請注意:接吻、口交與手淫也都不為生殖功能服務,所以也都屬於性錯亂的範疇;所以硬是要強調生殖功能的話,我相信人類的性生活恐怕會變得很無聊。此外在當代思考性,就不得不放進女性主義、同性戀運動、還有後現代主義的論點,這是我們人類文明發展重要的里程碑,當今的性已被放在一個更多元且複雜的脈絡中看待。基本上我只能說,性就當代精神分析來說,是一種人類對於自我意義的建構,當然,這樣的建構是立基於多層次脈絡的(生物、文化、歷史、社會)。
真:可是在美國,精神分析圈不是也曾熱衷於改變性傾向嗎?當今很多關於同性成因的論述不也從精神分析而來?
佛:的確,今天有很多對於同性成因的論點都是從精神分析「斷章取義」而來;什麼疏遠的父親,過於親密而有力量的母親等等…;很多人不看原典,沒有掌握我作品中的精神,就胡亂引用,害我背了不少黑鍋。

早在一百年前我就說過:「想要治療性取向是一種沉溺,也是一種過早且有害的誇大。

至於美國的分析學界在1980年之前,用一種幾近於指導性的原則來說服個案放棄它們的同性戀傾向,完完全全背離精神分析「非指導性」的原則。我想很可能是因為美國的治療界太過執著於聖經基本教義的緣故吧。我認為毋需改變同性戀,不僅基於人道,還基於科學精神,因為根本無效,還會衍生出更多問題。幸好當代精神醫學早就放棄這種偏執了,當代精神分析也一樣,如果說改變同性戀,恐怕也會被斥為無聊。
真:這樣喔…。那既然你認為人人在潛意識中都具有雙性特質、並且具有性倒錯的可能,你不會認為太早讓我們的孩子接觸到這些訊息等同於誘惑他們潛意識中同性戀的可能嗎??
佛:我個人認為你的擔心完全不會發生,因為性傾向大抵上是天生的,也就是每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幾乎已經確立了他在體質上比較偏向同性或異性(當然有人偏雙性戀),如果真要追溯後天的成因,幾乎可達3-6歲,也就是我提到的伊底帕斯期;

所以,真正影響孩子同性戀傾向的關鍵完全不在學校教育,而是在於遺傳與家庭教育。

改變異性戀變成同性戀,跟改變同性戀成為異性戀都是不可能的任務。除非他們本來就有這個「天份」。最後,我要說的是,很多名人賢士都是同性戀,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認為同性戀沒問題,同性戀很棒,到頭來又要擔心會不會被傳染,一方面除了反映我們的偽善之外,另方面,很可能是「真正的同性戀潛力就在我們身上」;請原諒我直言,我們如此驚慌恐怕是為了對抗自己內在的同性戀欲望。如果真的是這樣,親愛的太太,妳可以考慮來接受我的分析。相信我會讓妳對於你的驚恐失眠焦慮仇恨獲得很大的紓解。


延伸閱讀:
  1. 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心靈工坊
  2. 夢一場佛洛伊德,商周
  3. 論女性,女同性戀案例的心理成因及其它,心靈工坊
※圖片選自:
http://www.tgeea.org.tw/07voice/f07_11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