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美國心理學會對於婚姻平權的聲明



關於婚姻平權
美國心理學會早有豐富的研究與論述
而且還不斷累積中
期待台灣相關助人領域的學會也可以有類似的小組運作與行動

網站內有豐富的資料與一路走來的紀錄
http://www.apa.org/pi/lgbt/resources/marriage-and-family.aspx

以下就學會在2011年發表的聲明做了簡單的翻譯,字字句句都有堅實的研究做基礎,行文間所傳達出對於弱勢的關懷令人感動,值得每位助人工作者參考。

Resolution on Marriage Equality for Same-Sex Couples
Adopted by the APA Council of Representatives on August 3-5, 2011.

#關於同性伴侶婚姻平權的決議

(美國心理學會理事會於2011年8月3~5日通過)

Whereas people benefit by sharing their lives with and receiving support from their family, friends, and other people who are important to them (Cohen & Wills, 1985);
基於個體能受益於跟家人、朋友、重要他人分享生活,並且得到支持。

Whereas a person’s sexual orientation defines the universe of persons with whom he or she is likely to find the satisfying and fulfilling romantic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hat, for many individuals, compris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personal identity (D’Augelli, 2000; Gonsiorek & Weinrich, 1991; Herek, 2001, 2006; Peplau & Garnets, 2000);
基於性取向界定了個體的世界觀;包括跟誰在一起可以獲得滿足,感覺浪漫與親密,構成了人格基本的要素。

Whereas homosexuality is a normal expression of human sexual orientation that poses no inherent obstacle to leading a happy, healthy, and productive life, including the capacity to form healthy and mutually satisfy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another person of the same sex and to raise healthy and well-adjusted children, as documented by several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74;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4a, 2004b; Conger, 1975,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03);
基於同性戀作為一種性取向的正常表達,可以毫無障礙地過著快樂、健康、富於產能的生活。包括有能力與另一個同性建立相互滿足的親密關係,養育健康且適應良好的小孩。以上發現受到各專業組織的證實。

Whereas many gay men and lesbians, like their heterosexual counterparts, desire to form stable, long-lasting, and committe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are successful in doing so (Gates, 2006; 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2001; Herek, Norton, Allen, & Sims 2010; Peplau & Fingerhut, 2007; Simmons & O’Connell, 2003);
基於許多男女同志,如同他們的異性戀父母,渴望形成穩定、長期、承諾的親密關係,並且可以圓滿達成。

Whereas the consideration of policies to provide or deny same-sex couples full access to civil marriage and other legal forms of family formation in all branches of both the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frequently subjected the human rights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 to public debate and resulted in wide variation among jurisdictions 行政區 in access to these rights (Gates, Badgett, & Ho, 2008; Hatzenbuehler, McLaughlin, Keyes, & Hasin, 2010; Herek, 2006; 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Task Force, 2010; Rostosky, Riggle, & Horne 2009; Russell, 2000);
基於聯邦政府或者各州在政策上,無論同意或反對同性伴侶的結婚權(或以其他形式合法組成家庭),對同志人權均有公開辯論,也在各州得到廣泛的不同結果。

Whereas emerg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tatewide campaigns to deny same-sex couples legal access to civil marriage are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stress to the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residents of those states and may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Hatzenbuehler et al., 2010; Rostosky et al., 2009);
基於各種證據顯示,對於各州舉行的反對同性婚姻合法之各種活動,成為同志主要的壓力來源,並對心理健康有負向影響。

Whereas the denial of civil marriage, including the creation of legal statuses such as civil unions and domestic partnerships, stigmatizes same-sex relationships, perpetuates 不朽 the stigma historically attached to homosexuality, and reinforces prejudice against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 (Badgett, 2009; Herek, 2006; Hull, 2006);
基於對公民婚姻的否認,包括各種合法地位如:民事結合、同居伴侶關係,均對同性伴侶產生汙名,使得這些淵源流長的污名永久附著於同志身上,加重了對於同志的歧視。

Whereas many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adults who are in a committed same-sex relationship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the right to marriage, either in their home jurisdictions or in other jurisdictions, even though many jurisdictions that do not permit marriage of same-sex couples do not recognize these valid marriages (Badgett, 2009; Gates et al., 2008; Herel, Marech, & Lelchuk, 2004; Marech, 2004);
基於許多擁有承諾關係的同性伴侶渴望透過婚姻得到權益與保障,不管在本州或他州,甚至在其他否認同性婚姻有效性的州。

Whereas many other adults who are in a committed same-sex relationship wish to marry, but are prevented by state law from being married in their home jurisdiction or from receiving recognition of their marriages performed elsewhere (Herek et al., 2010);
基於許多擁有承諾關係的同性伴侶想要結婚,卻因法律無法在其州內結婚,或者得到他州結婚的認可。

Whereas empirical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ommitt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ame-sex partners closely resemble those of heterosexual partnerships, and an emerging research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legally recognized same-sex relationships may also be similar to heterosexual marriages in thes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Balsam, Beauchaine, Rothblum, & Solomon, 2008; Kurdek, 2004, 2005; Peplau & Fingerhut, 2007);
基於實證研究證實,不管從心理或社會上,承諾的同性伴侶非常類似於異性戀伴侶。新近研究顯示,法律認可的同性關係,心理與社會上也與異性婚姻相似。

Whereas married individuals generally receive social, economic,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from their marital status, including numerous rights and benefits provided by private employers and by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s (Badgett, 2001; Brown, 2000; Chauncey 2005; Gove, Hughes, & Style, 1983; Gove, Style, & Hughes, 1990; Kiecolt-Glaser, 2001; Murray, 2000; Ross, Mirowsky, Goldsteen, 1990; Stack & Eshleman, 1998; Williams, 2003;
基於結婚的個體可以從婚姻地位中,獲得社會、經濟、健康、與心理上的好處,包括無以數計從雇主與公部門所提供的權利與福利。

Whereas all people can be adversely affected by high levels of stress and the link between experiencing stress and manifesting symptoms of psychological or physical illness is well established in human beings and other species (Cohen, Doyle, & Skoner, 1999; Dohrenwend, 2000); Kiecolt-Glaser, McGuire, Robles, & Glaser, 2002);
基於高水平的壓力對所有人均會產生不良影響,各種族間的研究也證實了壓力與心理症狀與身體疾病有關。

Whereas individuals with a homosexual or bisexual orientation are often subjected to minority stress, that is, additional stress beyond what is normally experienced by the heterosexual population, as a consequence of stigma, discrimination, and violence (Badgett, 2001; Berrill, 1992; Herek, 2009; Herek, Gillis, Cogan, 1999; Mays & Cochran, 2001; Meyer, 1995; 2003; Meyer, Schwartz, & Frost, 2008);
基於同志普遍承受少數族群的壓力,這些額外的壓力(諸如:汙名、歧視、暴力)遠超過異性戀群體所承受的一般壓力。

Whereas the experience of minority stress may create somewhat higher levels of illness 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the sexual minority population, compared to the heterosexual population (Herek & Garnets, 2007; Mays & Cochran, 2001; Meyer, 1995; 2003);
基於性/別弱勢族群所經驗的壓力,相對於異性戀群體,會加深其疾病與心理痛苦。

Whereas minority stress is common to all minority groups that experience stressors due to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their minority status (Meyer, 2003);
基於弱勢族群所承受的壓力有其普遍性,主要來自位居弱勢所帶來的偏見與歧視,使他們容易經驗到壓力。

Whereas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s with multiple minority statuses (e.g., people of col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often experience a dual minority stress that may negatively impact their mental health (Crawford, Allison, Zamboni, & Soto, 2002; Green, 1994; Harley, Nowak, Gassaway, & Savag, 2002).
基於帶著多重弱勢的同志(如:種族膚色、障礙失能)常常經驗到多重弱勢的壓力,這些壓力對其心理健康有不良影響。

Whereas policies supportive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s human rights ma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lake, Ledsky, Lehman, Goodenow, Sawyer, Hack, 2001; Goodenow, Szalacha, & Westheimer, 2006; Hatzenbuehler, Keyes, Hasin, 2009);
基於政策如果支持同志族群的權益,將會對其心理健康帶來正面影響。

Therefore be it resolved th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upports full marriage equality for same-sex couples;
因此美國心理學會對於同性伴侶的婚姻平權堅定地表達支持。

Be it further resolved th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iterates its opposition to ballot measures, statutes,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and other forms of discriminatory policy aimed at limiting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s access to legal protections for their human rights, including such measures as those that deny same-sex couples the right to marry (Conger, 1975, APA 2007);
美國心理學會更進一步重申:我們反對各種透過投票、法規、修改憲法、與其他形式的歧視性政策,來限制同志族群獲得人權上的合法保護,包括那些否認同性伴侶結婚權的政策。

Be it further resolved th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alls on state governments to repeal all measures that deny same-sex couples the right to civil marriage and to enact laws to provide full marriage equality to same-sex couples;
我們更呼籲:州政府廢除那些反對同性伴侶婚姻權的政策,並促進修法以提供同性伴侶完整的婚姻權。

Be it further resolved th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alls o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extend full recognition to legally married same-sex couples, and to accord them all of the rights, benefit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at it provides to legally married different-sex couples;
我們也呼籲聯邦政府全面性地擴展對於同性伴侶婚姻權的認可,賦予他們與合法結婚的異性伴侶相同的權利、義務、與福利。

Be it further resolved th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ncourages psychologists and other behavioral scientists to conduct quality research that exte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opulation, including the role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formation on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adults and youths;
我們也呼籲心理學家與行為科學家生產有品質的研究,以擴展我們對於同志族群的理解。包括親密關係中的角色、與家庭的形成,以促進同志族群成人與年輕人的健康與生命品質。

Be it further resolved th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ncourages psychologist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with appropriate knowledge to take the lead in developing interventions and in educating the public to reduce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and to help amelior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igma;
我們也呼籲心理學家與專業人士帶著審慎合宜的知識,引領社會發展介入行動,並且教育社會大眾減低偏見與歧視,以改善歧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Be it further resolved th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ill work with government and private funding agencies to promote such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people.
美國心理學會將會與政府與私人基金會一起合作,推動研究與介入行動,以促進同志族群的健康與生命品質。

騰出治療性的空間




督導實習心理師總是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
也許是不同學派的訓練,也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也許是初來乍到充滿焦慮,也許是需要獲得認可
因此,在諮商進行的時候,動作(act)總是很多。
希望可以很快聽懂案主的故事,希望可以系統的個案概念化,然後,希望可以做點甚麼
特別對於帶著重重問題與症狀前來,期待我們可以幫他們脫離痛苦的病人,甚或那些有點懷疑諮商成效的案主。
想成為拯救者的善意,往往會綁架我們自己。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透過學生的描述,常可以感受晤談室裡塞滿了許多東西:
太多的詮釋、太多的介入,甚或太輕易的自我坦露與建議(當然對於後兩點,分析取向的治療非常非常謹慎)。
晤談的空間充滿了太多治療,以及太多治療師的影子,甚至讓人感到有點暈眩與窒息;
也許可以這樣思考:當一張畫布,被治療師填滿的時候,案主怎樣畫上屬於自己的色彩?

因此對於初學者,思想起的訓練往往覺得最重要的在於"定"。
面對案主,不要假設自己聽得懂,甚至在聽懂的時候還要質疑自己聽不懂,不斷地詰問自己,反反覆覆地琢磨思考
對於自己想要做甚麼的熱情千萬要小心,裏頭有多少是為自己?又有多少是為個案?
更要注意的是,很多作為背後其實是被移情推著走,我們只是不自覺得跟案主共同演一齣懵懵懂懂的戲。
當然這樣的"定"並非要我們槁木死灰,武功全廢;相反的,透過這種無為的態度,內在反而會生機勃勃。
(道理很簡單,這些無法宣洩的能量蓄積在我們心底、銘刻在我們身體,逼著我們不得不試著去消化、去思考)
然後我們靜心等待那靈光乍現的一刻,帶領我們將去的方向。

說這些不是要嚴苛的超我逼迫我們,相反的要允許自己犯錯,只要錯誤不是太嚴重,甚至要感激錯誤可以讓我們思考調整與學習。
想起自己也是花了三四年,犯了不少錯,曲曲折折走了許多冤枉路,才慢慢領略身為一個分析取向的治療者可以維持甚麼姿態?
也才可以說服自己這樣的姿態不是裝模作樣,而是為了讓自己隨時回到治療者的核心。
而這個核心最最精華之處,或許就是聆聽的藝術,安安靜靜地聽,行雲流水的聽。
真心相信只要我們貼近案主用心聆聽,既使甚麼都不說,案主也會明瞭。

(照片選自網路)

一個同志父親寫給女兒的信 (獻給每一位受創的同志朋友)



(譯者感言:昨天立院審查的婚姻平權法案因為反對團體的阻擋暫緩,許多同志朋友生氣又悲傷。打開臉書,觸目所及皆是哀鴻遍野的創傷。也許這個事件僅是把結痂的傷疤掀開,卻讓塵封已久的舊傷如滔滔江水滾滾湧來。讓我想起2014年法國掀起一場鋪天蓋地的"反同志婚姻與代理孕母"大遊行。一位同志父親寫下他的傷痛,還有他對女兒的愛。特此翻譯,獻給每一位在療傷路上的同志朋友。阿智。)

11月3日,周五

兩天前的"為所有人站出來(March for All)”遊行,讓我在黃昏味如嚼蠟地度過周末,數以萬計的人走上街頭反對妳。
看著妳在桌前細數盤中的聖女番茄,發現妳數得愈來愈好,不禁為妳開心與驕傲,頓時希望自己可以擁有妳的純真。

還小的妳也許無法理解這一切。周日,身穿粉紅與藍的大人帶著自己的孩子走上街頭,厚顏無恥地訴求他們不想認可你的家庭與小孩。我奮力地保護妳免於被這些吶喊所傷,關掉電視與收音機,拒買隔天的報紙。想要為年輕的妳和緩這些訊息,希望這個世界可以更加包容與尊重。在妳上學之前,妳的朋友可能會挑戰為何妳擁有一個爸爸兩個媽媽?而妳要學習如何回應他們,也許妳會找妳母親聊聊,當這些問題變得評斷難忍,我要妳記得我們是妳的倚靠。

周一,妳的同學會告訴妳為何他們走上街頭:"想要為所有小孩爭取擁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的權利",但絕不會是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更別提一個爸爸兩個媽媽。看著妳栗色的捲髮,我好奇妳會怎麼回答?親愛的女兒,妳知道當我以同志身分決定擁有一個小孩,選擇建立一個同性雙親所組成的家庭,選擇讓妳來到這個世界。在我心中已經問過自己千百次,我要給妳一個怎樣的世界?相信所有即將為人父母的都曾這樣問過自己。我決定讓妳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我相信作為雙親的我們所擁有的力量,並且會把這份力量與價值保留在妳心底,我已經準備好相信妳,並且相信妳會積極樂觀的面對生命。今夜我聽著妳的笑聲,彷彿這些笑聲不曾稍離,望著妳湛藍的眼睛,我告訴自己要步步為營。

妳的出生,是因為我相信我們的社會對於差異可以保持開放、尊重與無私—也源自於我的天主教教育,讓我在15歲時就確信這些價值。但我親愛的女兒,我必須告訴妳,過去這兩年卻大大地打擊了我博愛世人的信念。我之所以能夠安安靜靜地在黃昏看著妳吃飯,是因為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因為這週發生令人羞辱的種種,失望且憤怒地嘶吼而出;周日遊行所顯示的政治理念把妳視為次等人,反對妳也反對妳的家人。我努力試著不要讓妳看到這些疤痕累累的傷口。既使它如此傷人,我還是會收緊下巴結束今天,不在妳面前表現出我的嫌惡。為了妳我必須隱忍咆哮的衝動,為了妳我只能在門廳外面捶打自己— 妳和妳的同學皆因代理孕母而出生,還有那些被同性戀收養為人子女的小孩—你們都是我戰鬥的原因。

親愛的女兒,讓我為妳講個小故事。2012年11月21日,當我從護理之家把妳接回來時,接到一通電話,要我立刻趕往艾利舍宮會見奧朗德總統。在這之前,飽受羞辱的同志婚姻竟要由國家官員的良心代為決定。當電話響起,妳就在我身邊,只有妳跟我。"是的,我會去"。我有一個半小時做準備,也在考慮是否帶妳去,我想他們應該看到妳的存在,因為這個辯論關乎妳跟妳的雙親,那些試著說出口的話才不會被抹滅。而現身於相機與麥克風之前的妳,會使他們了解妳正在聽,妳會聽到他們對妳、妳的雙親說的每一句話。但左思右想,我決定放棄這個念頭,於是我打電話給一個好友請他照顧妳,由我單獨前去會見總統。

今天當我再次想起這件事情,妳正對眼前的香草優格狼吞虎嚥,我告訴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因為我親愛的女兒,我寧願妳對人性抱持相信,更希望妳不用像我過去兩周所經歷的種種,去質疑這份相信。我要為妳而戰,既使這聽來有點瘋狂。

妳的父親。

文章來自: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mathieu-nocent/a-letter-from-a-gay-fathe_b_5997136.html

法國同婚合法化後,時隔兩年,民調普遍升高
http://gdottv.com/main/archives/17052


圖片來自法國March for All的反同婚大遊行:
https://www.yahoo.com/news/ten-thousands-march-family-values-france-150209797.html?ref=gs

關於婚姻平權




同志婚姻平權近期鬧得沸沸揚揚
反方認為同志不適合經營婚姻與生養小孩
贊成婚姻平權等於破壞婚姻體制
為此同志諮詢熱線找來社工諮商專家開記者會回應。
個人認為,在異性戀普遍對婚姻體制與生養小孩興趣缺缺的同時
同志朋友願意克服重重阻礙爭取婚權,組織家庭並生養小孩,再怎麼說都是對於婚姻體制的肯定。
婚姻體制並沒有因此被破壞,而是修正得更適合當代社會,且讓更多願意守護這個體制的人得以進入。
反方還有一個論點,說同志心理不健康性氾濫,因此無法維繫婚姻。
殊不知同志的心理問題大都來自社會歧視與壓迫
婚姻平權就是卸除這些強壓在同志身上的壓迫
讓他們可以有更好的條件,身心平衡地追求幸福。
當然婚權不是萬靈丹,體制的壓迫還有許多層面需要努力
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卸除體制壓迫也不能保證人人幸福美滿
(畢竟性特質與關係生養,此種從本能啟動,牽涉到個體的複雜功能與關係的諸多投射,從來就是身而為人的巨大工程)
但是,卻可以使得人擁有比較好的條件,更為平等地追求自身的福祉。

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s://hotline.org.tw/news/1021

精神分析對同志議題的反恭自省




Ralph Roughton博士在其職涯的某一天,忽然覺得隱藏自己不再必要,
因此靜下心來,給Emory大學分析學院的28位分析師同事寫一封信。
這位63歲的前系主任,也是德高望重的訓練分析師,與妻子結縭41年,寫信告訴同事他是同志。
"這真是非常冒險的事情!"Roughton說:"但同時也感到釋放!"
Roughton 很快收到同事的致電還有回訊,恭賀他的勇氣,認為Roughton 的現身讓他們感到放鬆,甚至還收到更多個案的轉介。

這個小故事可以做為衡量精神分析內部轉變的指標,大半世紀精神分析視同性戀為一種疾病,甚至認為同志不適合成為分析師。
然而美國精神分析學會下周將會在曼哈頓舉行的年會(1998年)開設一個論壇:"恐同症:精神分析允許的偏見",也邀請Roughton演講。

Roughton說:"自從1911年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成立以來,算是首次願意正視長久以來的恐同症。...我們不會在此停下腳步,但也不用悔恨交加。"
精神分析的步調一直很慢,當然在同志議題上也是。(阿智:我想是因為精神分析比較保守謹慎的緣故,任何理論的變更都需要經過反覆琢磨,仔細的辯論)美國精神醫學會早在1973就把同性戀從心理疾病中移除,然而許多分析師(阿智:個人認為這些分析師中又以美國為最大宗)仍堅持同性戀屬於性倒錯(pervert),一些分析師仍宣稱自己有能力治癒這種性格上的缺陷。

Isay博士回顧過去,現身為同志等同於精神分析生涯的絆腳石。不僅受到冷淡的對待,申請受訓甚至不會通過。有些人知道這項禁令,甚至不提出受訓的申請。直到1991年,學會提出禁止性傾向岐視,情況才有改善。
特別新上任的會長作風更開放,再加上同性戀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份。Isay博士長期惡劣的處境才被修正。
目前有美國有35-40公開的同志侯選人,在1000個會員中有15個現身的同志,學會也成立了同性戀委員會。五月在聖地牙哥的研討會亦有針對男女同志參與者舉行的歡迎會。去年12月,也以壓倒性的票數要求"會員不得對選擇同性婚姻的成員有任何干涉"。
當然,仍有3200個會員反對這個改變,1992年Dr. Charles Socarides籌組了一個同志轉化治療的研究組織,聲稱經過分析,可以把同性戀變成異性戀。Dr. Houston MacIntosh這位來自華盛頓的分析師曾發表論文說,這是對美國分析學會迎合當前政策的一大抗衡。
"大多數分析師認為Socarides主導的團體是極端的 “學會前主席Marvin Margolis博士說,”那些仍然對同性戀抱持病理觀的人屬於少數群體,他們在數量和影響力上正逐漸減少中。"

弗洛伊德本人對同性戀抱持包容的態度,雖然把同性戀描述為“性發展的遲滯(arrest),他認為不該阻止同性戀成為分析師。
他在1921年一封著寫給關心兒子的美國女人的信中說:“同性戀確實沒有好處,但不是羞恥,不是邪惡,也沒有退化。它不能被歸類為疾病。“
然而在美國,傑出的心理分析師,大都是二戰前後移民的歐洲人,對同性戀採取嚴格的立場,將其歸類為需要治療的精神官能症。其中又以埃德蒙·伯格勒博士的看法遠遠超出臨床的範疇: “同性戀者基本上是令人討厭的,不管他們的態度好壞,”他在一份1956年的論文中說。 “像所有的精神錯亂的受虐者,面對強者而屈從,握有權力時卻無情,不顧一切地踐踏更弱的人。
儘管如此,保羅· 林區,波士頓的分析師,在1993年時成為首兩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候選人,開始分析師培訓。他認為大多數分析師的偏見誕生於一個飽受庇護的專業, 更甚於個人的偏執。 ''許多分析師甚至不認識一個同性戀,不管是朋友或熟人,或者在辦公室之外與同性戀交遊。 '' 林區博士說。
他受訓的經驗是正面的: “當我第一次加入時很擔心,因為同志是少數。 “在培訓的第二年,林區意識到對同性戀者的消極態度與課程的文本有很大的關係。當他向機構提出這個問題時,機構採取措施來改變課程。 “他們真的造做了,並且感謝我的意見。”

雖然態度已經轉變,但是精神分析師依循的理論還遠遠落後,古典理論認為正常的發展會使小孩被異性雙親所吸引,與同性雙親競爭(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而同性戀像是一種偏離,或者發展的遲滯。
當佛洛伊德尚把同性戀的成因視為一個謎時,後繼的理論家卻把同性戀視為早期創傷以及父母養育的失敗。(阿智:這是典型精神分析的思維,但值得一提的是,精神分析認為的創傷,跟普羅大眾認為的不一樣。簡言之,在性發展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創傷,譬如伊底帕斯情結就是一個典型的創傷版本,只要是主體無法消化的經驗,滯留在潛意識中,都可稱之為創傷)
隨著時代的氛圍,加上對於人類性特質科學知識的增加,許多分析師開始試圖發展新理論,把同性戀視為正常發展的一部分。
精神醫學教授,同時也是"男同志:當代精神分析觀點"的作者Richard C. Friedman教授就試著把遺傳學與神經生物學的發現整合到精神分析的理論中。
Friedman說:"當代科學發現人類的性慾開始於5~10歲,遠比佛洛伊德認為的還晚。而且並沒有指向特定的雙親。因此同性戀並非不正常的發展,性吸引也從沒命定的導向母親。"

Isay博士從精神分析的觀點看待男同志的發展,他認為:依循古典理論治療同志百害無一利。"我看過許多分析師(當病人),他們大都還依循異性戀主義的理論取向。"
兩位分析師Dr. Robert Galatzer-Levy and Dr. Bertram Cohler,對於許多關於同性戀的科學文件進行研究,希望可以鞏固並擴展精神分析的思考,這份由美國分析學會所贊助的報告明年將由芝加哥大學出版。他們認為:"同性戀與精神病理並無任何關係,且沒有證據顯示(包含精神分析與基督教的性傾向轉化治療)能夠改變性傾向。"
他們還發現關於同性戀的生物性起源目前尚無定論,雖然這個領域的科學家仍在等待一個統整的理論。"我們目前仍無足夠的訊息。"
Dr. Galatzer-Levy說:"但我們要強調的是,我們必須試著與這些不知道和平共處。"(阿智:這種精神就是精神分析一在強調的負向能力,不要不懂裝懂,輕易行動。而是要容忍這些曖昧模糊,試圖讓自己可以沉浸其中,好好感受。)

阿智節譯自1998年的紐約時報報導:
http://www.nytimes.com/1998/12/12/arts/on-gay-issue-psychoanalysis-treats-itself.html

法國同婚合法化後,時隔兩年,民調普遍升高

http://gdottv.com/main/archives/17052

圖片乃受訪者 Richard C. Friedman的著作封面

案主可以自殺嗎? (工作坊提問思考)





在出席宮崎駿工作坊的過程中,學員在聆聽完"死之本能"的討論後問我一個問題:"如果死之本能是人性中最原初的慾望,那個案說要自殺的話是不是代表也可以?"
這個重要的提問之後一直迴盪在我心底,工作坊結束之後還反覆地琢磨它。
首先,如果就治療倫理來說,案主自殺當然不可以。我想倫理會這麼斬釘決鐵的說不行,應該是說,人類的文明之所以會建立,主要是為生之能所主導,而自殺(或者自我毀滅)這股動力推到極致的話,人類的文明應該不復存在。
但我想在思考這個問題前,不應該讓思考停駐在此。

如果再往前多想一點的話,我覺得"個案要自殺的話是不是可以"這句話的前提需要多加考慮。
對於精神分析"非指導性"的原則來說,應該沒有"可以"、"不可以"這件事。當案主把我們陷入這樣的兩難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把治療師"分裂"(split)掉了。
分裂最大的危險,就是案主把自己不願意面對的部分投射到治療師身上。
因此,當案主問"可不可以自殺"的時候,也許是把自己想死的部分投射給治療師,把想活的部分留給自己。
治療師如果輕易接受這樣的投射而有所反應的時候,某種程度就像是拿起一把刀捅向個案般暴力。
而個案之所以會這樣,是某種對治療師的攻擊嗎?然後把這種攻擊投射到治療師身上,由治療師代為執行?
如果再往下思考,會不會案主在生氣一個冷漠的客體,對於他的呼求與兩難毫無回應?或者案主在生氣一個攻擊他的客體?因此找機會想反擊。

此外,當案主問自己是不是可以自殺的時候?或許還有另一個可能,是希望治療師可以聽到他的孤單、寂寞、掙扎與絕望。
希望治療師不要僅只是死板板地遵守倫理守則,摀住他的嘴,不讓他說更多。
治療師或許基於自己對死亡的恐懼,還有怕事的龜縮,關起自己的耳朵。因此對於案主的處境,還有他對死亡的情感與想像缺乏任何關注。
或許案主在天生本能(體質)上,死之本能就很強大?這種強大讓案主活在這個世界常常有舉步維艱的感覺?當生命要往前的時候,案主總會感到無力、擔憂?甚或出現身體化的症狀?
而這強大的死之本能也許讓案主成為一個戀舊、戀家的人。但面對新的工作與學業的挑戰時無法應付,常被輕忽地診斷為適應障礙。
又或許案主有一個死之本能很強的父母?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死之本能,沒有辦法好好回應案主?甚至有兒童虐待的歷史?
又或許案主要往前探索的時候,這個死之本能很強的父母總是打斷他,告訴他沒有能力應付挑戰,或者恐嚇他外在世界多危險,最好案主乖乖留在他們身邊?
又或許案主也許重覆了這樣的客體關係,讓自己糾結於某種施虐受虐的快感與痛苦裡?
而在這種情況下,當案主問治療師能否去死的時候,會不會也在施虐治療師?讓治療師體會小時候陷入父母權威的絕望中。

以上的思索可以無限延伸...。這也反映出臨床情境中,關於自殺的內在動力非常複雜,可能要依不同情境而有不同的考量。
人類漠視死之本能,除了一昧求生之外,最大的損失恐怕是忽略了死之本能的相關思考,因此無法幫案主想到更多。
我覺得很快的同意(與不同意)案主的自殺,可能是被死之本能嚇壞了,或者被案主的攻擊嚇呆了。
這種恐懼如果無法被治療師消化,結果喪失了治療師可以給予案主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持續不斷地臨在、思考、與詮釋。

(圖片選自網路:http://www.imgrum.net/user/tothe_art/2936173732/1223381951381657456_293617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