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與互為主體(讀書筆記)


    研究所時期(雖然已經是久遠的二十多年前)便很強調互為主體,彼時對精神分析的刻板印象是威權而疏遠的(後來才知道那比較偏古典的佛洛伊德學派),因此很難想像精神分析也屬於互為主體的範疇,後來開始學習精神分析,也在心理諮商中運用精神分析,逐漸地愈來愈能體會精神分析的互為主體性(特別是一周多次的個案,在極為親靠近的互動中,互為主體性更被彰顯)。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在督導中常會問學生的是:在這次會談中最讓你有感覺的是哪個段落?你要描述一下這種感覺嗎?從這種感覺出發你會想到甚麼?在這樣的詢問中,心理師的主觀性(或者說主體性)特別被強調,的確,精神分析就是特過治療師的主體性去理解個案的內在世界。


最近找到一篇文獻,特別從他者的觀點出發來講述互為主體性,在四種互為主體性中,精神分析也被列為其一,在這部分我讀了特別有感,寫下一些小小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Coelho Jr., Nelson E & Figueiredo, Luís Claudio, 2003, Patterns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Constitution of Subjectivity: Dimensions of Otherness, Culture & Psychology.


主體形構之中的互為主體性模式:他者维度



#由外而內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自我、本我、超我或者可以是我們的內在精神裝置,也可以是

在我們內在的他者,但這個他者又被我們經驗為主觀的一部分。

對我們來說,外在的主體,不一定全然的外在於我們,他會成為我們內在真實體驗的一部分。

關於這個部分,在溫尼柯特的書信裡面已經寫得非常的真實了,相對於全然把研究對象客體化,不帶任何感情,這是溫尼柯特無法做到的,他在書信中寫道,既使這樣可以增進臨床醫師的效能,他還是會放棄。


我們設想母親這個外在的主體之在場(presence),我們對她的感知無可避面地會經過

我們過往與她互動的經驗與記憶所扭曲。

因此,當母親這個主體在場時,她並非以真正外在於我們的方式在場,而是從我們主觀對她的體驗中,哪些被扭曲的感知所呈現的另一種真實的在場(有點像是溫尼柯特說的主觀客體)。

而在精神分析中,常常談到的認同、合併、內攝。在在都在指稱一個我們如何把外在於我們的他者變成我們內在經驗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這些他者都會變成我們內在世界的一部分 ,這就是精神分析內在心智互為主體的基礎。


#由內而外


克萊恩的內在客體從主體的本能力量開始,與外在客體(母親)互動,本能的感知被投射

在外在客體上,創造出一種主觀感知經驗與幻想。這種體驗,如此的活生生與具體,這就是內在客體這個術語的由來。

有趣的是,主體的一部分投射到個體上(由內而外),對照前個段落所說的,客體被主體的過往經驗內化為他的一部分( 由外而內),如此一來一往造就了互為主體性。


Fairbairn 講的內在客客體比較簡單(有人說這位蘇格蘭的分析師是客體關係理論的創始

人),主要由於外在客體始終不能滿足主體,甚至有時會缺席。因此主體就會自行創造(再現)外在客體為內在客體,好隨時提供滿足。

在這裡的互為主體性是透過客體的缺席而開始。 而這種原初失落幾乎也是所有精神分析論述的起源。 


"最後,我們想重申,互為主體矩陣構成了他者性的維度,它們永遠不會以純粹、排他的形式單獨占據人類經驗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