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等到詮釋?

2001年Michael Lindsay-Hogg執導的電影"等待果陀"


早上在校對薩所羅蘭團隊即將出版的新書,從Bion出發來看貝克特的等待果陀。

眾所周知,Bion是貝克特的治療師,兩人在很年輕的時候短暫交會,然後帶著彼此的影響繼續各自在精神分析與戲劇的道途。

文章的最後我談到自己對於等待詮釋的看法,算是近年來的工作心得,特別放在這裡紀錄一下。

也歡迎有興趣的大家等新書出版後,記得買書來看。


(一)、有思想者的思考


"關於在診療室裡我們除了詮釋的技藝之外,我們還需要什麼技能?這是在克萊因和安娜佛洛伊德當年,

在對「詮釋」的時機的不同爭論,所需要的尋找理論來進一步思索這議題的方向,而不是只依著學派的

論點。如果在對於這些生命早年的心智經驗,還有很大的空間來描繪時,意味著我們的技能的細緻程度

,還有很大的精進空間。一如要對某人示愛或表達恨意的過程,如果是在很未明的情況,人是會盡其所

能的將過程加上細緻化的。(蔡註14)"


蔡榮裕對Green, A. (1998) The Primordial Mind and the Work of the Negative這篇文章的註釋。


詮釋是精神分析實作的核心,讓我們先從比較簡單的部分說起。

關於蔡醫師所提問的:如何將詮釋細緻化?

就我的想像或許就像創作一首詩的過程,首先開放自己的五感,讓內外在的刺激可以停留在身體與心理,

然後有一個空間可以容納它們。這個空間我也會想像像是一個巢,可以將這些粗糙原始的素材孵化,慢

慢地孵成一個有意思有美感的句子的過程。

而在詮釋之前的準備工作是甚麼?或者,在孵化出詮釋之前可以做甚麼準備工作?

我想到的是促進個案的自由聯想的過程。這邊有許多小技巧,譬如,我們會問問題,但是不是封閉性的

問題,因為這樣會變得很想是警察辦案,而是開放性的問題。再者,透過我們的同理,讓個案開始對於

他所描述的故事有所感,因此會想到更多。另一個是連結,我們會把個案說的故事A連結到另一個他說的

故事B,這樣做也是為了讓他有所感,想到更多。另外一個是隱喻化,把個案說的故事用一種隱喻再說一

次,這也是為了刺激個案從不同的角度在感覺一下他說的事情。對我而言,這也很像是共同創作的過程。


或許這個孵化的過程也是所謂的負向能力,在詮釋發生之前,也像是引渡思考者可以在診療室出現的過程

。與其說是孵化出詮釋,不如說是,孵化出思考者。

共同創作的精神在孵化(負向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這也像是一起演奏爵士音樂,治療師當然不全然是主奏

,也需要引介個案讓他有獨自發揮的機會(這時候治療師需要做的事是好好閉嘴聆聽,如果非得要發出甚

麼聲音,這樣的聲音只是為了成全個案的主奏可以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有特色,終究可以發展出迷人的

樂句)。也就是說,每當主奏樂器出場時,其他人可以退回背景,退回負的,一方面看看主奏者如何琢磨

他對樂句的思考,或者表達,或者不表達。然後接下來換治療師主奏時再說出他對個案樂句的看法。好

的詮釋往往可以激發個案對治療師剛剛主奏時的欣賞與感通,進而創造出他心中的樂句。


或許有人會說我用合奏爵士樂做比喻會不會理想化艱困的臨床實情,我的想法是,就是因為臨床現場如

此艱難,因此爵士樂的想像給我一種希望,讓我相信自這一團莫名所以的迷霧中,終究會有撥雲見日的

一刻。



(二)、孵化的巢位在哪裡?


以下這段非常重要的把佛洛伊德、溫尼柯特以及比昂的概念做了一個統整,特別講的是那個有通透性的

心智薄膜區。


"在1962年,他將這些經驗整理成一篇A Theory of Thinking,也在同年出版《從經驗學習》(Learning from

Experience),在這本書裡比昂描繪,他使用alpha-function來概念化,情緒經驗的素材如何被處理和消化的

功能?也包括比昂思考關於思想(thought)是如何產生,來承納和減少投射認同一昧把難以忍受的經驗往外

投射的作用,以及接觸的遮屏(contact barriers)的概念。

比昂說那是「將心智現象(mental phenomena)分成兩組,一組執行意識的功能,另一組執行潛意識的功能」

,那被解讀成是如同在前述,意識功能和潛意識功能之間的滲透膜般的遮屏,依我的解讀對比昂來說,那

個屏障區域是有著,被alpha function消化的感官經驗成alpha elements後,它們聚集起來的所在,它會影響

著後來對事件的記憶。它是意識和潛意識之間,外在現實和內在真實之間的地帶。


也許是和溫尼科特的「過渡空間」有著異曲同工的意味,不過由於使用不同語詞後續的聯想的不同,也會

不同的未來成果。也許它也像佛洛伊德所說的防衛的性質,不過如果從那是alpha elements,這些的聚集物

是等待可以被分析的素材。因此它們會有著防衛的性質,可能和佛洛伊德的原本的防衛,由自我產生會是

有著不同的命運。值得來進一步想像,或者這區塊和溫尼科特的過渡空間的關係是什麼,也是值得再探索

。" (蔡註8)


這個接觸的遮屏(contact barriers),或者如蔡醫師所比喻,在意識功能和潛意識功能之間的滲透膜般的遮屏

,或者連結到溫尼柯特說的過渡空間,對我而言就是存在於治療師心中的可以孵化出詮釋的巢。

首先,當然是治療師在心智中擁有這樣的巢,才可以在診療室的內在外在設置中烘托出這樣的巢穴感,慢

慢地個案才有可能也在自己心中可以搭建出這樣的巢。

因此,個案(精神官能症)的防衛、阻抗、移情或許都是聚集在這遮蔽區的"被alpha function消化的感官經驗成alpha elements後,它們聚集起來的所在"這是一個可以等待思考者出現的所在,在這裡,就可以在身體的快樂原則之外(特別是排空掉那些不愉快的

感受),逐漸地擁有負的能力(也就是在這個巢穴中孵化出詮釋的能力)。

這個孵化詮釋的巢就是等待果陀場景的發生地,而所謂負的工作應該就是治療師在面對這樣生死交關的歧

路,想要選擇生或者選擇死。選擇生就注定要讓其"生機勃勃地承受",讓這些無以名之的β 元素可以暫且聚

攏在治療師身心所構築的巢穴中(當然外顯的表徵就是治療師的設置),讓這些破碎支解甚至難忍的感受可以

在這裡孵化(我認為"孵化"比之慣用的"消化"更能表達"等待"的意味,孵化同時具有被動與主動的意涵,就像

一位母親在懷孕時等待寶寶的誕生,想像寶寶的誕生,乃至寶寶的未來。這會帶來某種希望感),直到這些

未成形的思想逐漸擁有它的形狀,終究可以形成表徵,化為語言。


這個過程在比昂的"對連結的攻擊"有了清楚的演示:


"治療有一半的時間沉浸在沉默中,病人隨即宣布,有一塊鐵掉落地板。然後病人在沉默中開始抽蓄,彷彿有甚麼東西從內在正攻擊他。我說:他無法與我建立聯繫,因為他害怕內心所經驗的東西。他說:感覺自己被謀殺了,來確認我的話。他不知道沒有分析將會怎麼辦,即使分析可以帶給他幫助;我說:他會忌妒自己也會忌妒我,忌妒我們可以一起工作,來讓他感覺好些。因此他要把我們這雙配對變成死寂

的鐵與地板,而這些無法帶給他生命,但卻可以謀殺他。他變得非常焦慮,說他無法繼續下去;我說:他感覺無法繼續,是因為他不是死就是活,而且對於將要停止的好的分析感到忌妒。剩下來的時間被一段段關於事實的陳述所孤立起來,病人試圖跟外在現實保持聯繫,來否認內在的幻想"


這個臨床片段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塊鐵掉落地板"。透過幻覺帶來的截斷感,攻擊了病人以及分析師的感受

與思考。

如何可以被分析師留在心智的"接觸遮屏"中?有經驗的工作者可能會開放自己讓幻覺為自己帶來體驗,然後

想辦法讓這些體驗可以留在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特別是情感):從比昂的行文間可以感覺之前分析師與病人

應該有不錯的交流,在長長的沉默中突然被病人的幻覺所驚嚇;這個突兀的幻覺,所帶來的撞擊感,讓好

的交流活生生被截斷,我們甚至可以想像撞擊聲帶來的心悸,或許就像被槍襲擊猛然暴斃;這個幻覺也像

某種警告,警告好的交流是危險且致命的。

首先這些無以名狀難以消化的β 元素,因為有了治療師的遮屏,稍稍得以聚攏在這個不通透的巢穴安放著,

帶沉澱到一定的量之後,遮屏通透的部分變多,β 元素慢慢通過遮屏通透的部分,再慢慢地轉化成α元素,

互相連結成形。

比昂應該是透過自己的感受,還有觀察病人抽蓄的表情,推斷出病人的心板的確被一塊沉重的鐵塊給攻擊,

因而理解病人對於交流的恐慌。綜上種種,才得以幫忙病人將幻覺背後的感受說出來:"你無法與我建立聯

繫,因為你害怕內心所經驗的東西。"

果然病人回應說:"感覺自己被謀殺了,我不知道沒有分析將會怎麼辦,即使分析可以帶給我幫助。"

因為病人對於詮釋有良好的回應,因此比昂可以延續這種感受持續工作:"你會忌妒自己也會忌妒我,忌妒

我們可以一起工作,來讓你感覺好些。因此你要把我們這雙配對變成死寂的鐵與地板,而這些無法帶給你

生命,但卻可以謀殺你。"

第二個詮釋精彩地將病人感受到的攻擊還給病人,將其被迫害的感受展轉或為對於分析師好乳房的忌羨,

將這些外在的,對於客體的幻想回歸到自己的內心。


當然,在閱讀"對連結的攻擊時"總是想起迪迪果果糾纏難解的關係,第二幕的最後,迪迪對果果說:


維拉迪米爾  但是我可以發誓,我們一起在那裡摘葡萄,為一個叫··.··(捻手指。)······想不起那個人的名

字,在一個地方叫(捻手指。)·····想不起來那個地方的名字,你不記得了嗎?

艾斯特崗  (略微冷靜。)可能。 我什麽都沒注意到。

維拉迪米爾   但是在那裡什麽都是紅色的。

艾斯特崗  (激怒。)告訴你,我什麽都沒注意到!  (沉默。維拉迪米爾深深歎息。  )

維拉迪米爾  你這個人很難相處,果果。

艾斯特崗   我們分手就好了。

維拉迪米爾    你每次都這麽說,每次都爬著回來。

艾斯特崗    最好殺了我,像那個人一樣。

維拉迪米爾    什麽那個人?  (停頓。)什麽那個人?

艾斯特崗   像千千萬萬的人。

維拉迪米爾  (咬文嚼字地。)每個人都有小小十字架要背。  (歎息。)直到他死了。  (想到另

一事。)而且被遺忘了。

艾斯特崗 既然我們無法保持沉默,我們就試著心平氣和的說話。


這段對話在許多忽略、遺忘、憤怒、放棄後,還是會有小小的真心,值得注意的是,真心就代表某種連結

(跟自己與對別人)。而所謂心平氣和地說話,是想讓接觸的遮屏變得較為通透,讓那些話語變得可以被理解

,至少可以被安放在心底,不會很快予以丟棄,"等待"著下一次可以被接住的"希望",就像他們在這個接觸

的遮屏區等待著果陀(詮釋)...。



 

參考文獻:


電影

https://www.imdb.com/title/tt0276613/


Green, A. (1998) The Primordial Mind and the Work of the Nega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79:649-665



Culbert-Koehn, J. (2011) An Analysis with Bion: An Interview with James Gooch.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56:76-91


Simon, B. (1988) The Imaginary Twins: The Case of Beckett and B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oanalysis\

15:331-352


精神分析與互為主體(讀書筆記)


    研究所時期(雖然已經是久遠的二十多年前)便很強調互為主體,彼時對精神分析的刻板印象是威權而疏遠的(後來才知道那比較偏古典的佛洛伊德學派),因此很難想像精神分析也屬於互為主體的範疇,後來開始學習精神分析,也在心理諮商中運用精神分析,逐漸地愈來愈能體會精神分析的互為主體性(特別是一周多次的個案,在極為親靠近的互動中,互為主體性更被彰顯)。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在督導中常會問學生的是:在這次會談中最讓你有感覺的是哪個段落?你要描述一下這種感覺嗎?從這種感覺出發你會想到甚麼?在這樣的詢問中,心理師的主觀性(或者說主體性)特別被強調,的確,精神分析就是特過治療師的主體性去理解個案的內在世界。


最近找到一篇文獻,特別從他者的觀點出發來講述互為主體性,在四種互為主體性中,精神分析也被列為其一,在這部分我讀了特別有感,寫下一些小小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Coelho Jr., Nelson E & Figueiredo, Luís Claudio, 2003, Patterns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Constitution of Subjectivity: Dimensions of Otherness, Culture & Psychology.


主體形構之中的互為主體性模式:他者维度



#由外而內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自我、本我、超我或者可以是我們的內在精神裝置,也可以是

在我們內在的他者,但這個他者又被我們經驗為主觀的一部分。

對我們來說,外在的主體,不一定全然的外在於我們,他會成為我們內在真實體驗的一部分。

關於這個部分,在溫尼柯特的書信裡面已經寫得非常的真實了,相對於全然把研究對象客體化,不帶任何感情,這是溫尼柯特無法做到的,他在書信中寫道,既使這樣可以增進臨床醫師的效能,他還是會放棄。


我們設想母親這個外在的主體之在場(presence),我們對她的感知無可避面地會經過

我們過往與她互動的經驗與記憶所扭曲。

因此,當母親這個主體在場時,她並非以真正外在於我們的方式在場,而是從我們主觀對她的體驗中,哪些被扭曲的感知所呈現的另一種真實的在場(有點像是溫尼柯特說的主觀客體)。

而在精神分析中,常常談到的認同、合併、內攝。在在都在指稱一個我們如何把外在於我們的他者變成我們內在經驗的一部分。換句話說,這些他者都會變成我們內在世界的一部分 ,這就是精神分析內在心智互為主體的基礎。


#由內而外


克萊恩的內在客體從主體的本能力量開始,與外在客體(母親)互動,本能的感知被投射

在外在客體上,創造出一種主觀感知經驗與幻想。這種體驗,如此的活生生與具體,這就是內在客體這個術語的由來。

有趣的是,主體的一部分投射到個體上(由內而外),對照前個段落所說的,客體被主體的過往經驗內化為他的一部分( 由外而內),如此一來一往造就了互為主體性。


Fairbairn 講的內在客客體比較簡單(有人說這位蘇格蘭的分析師是客體關係理論的創始

人),主要由於外在客體始終不能滿足主體,甚至有時會缺席。因此主體就會自行創造(再現)外在客體為內在客體,好隨時提供滿足。

在這裡的互為主體性是透過客體的缺席而開始。 而這種原初失落幾乎也是所有精神分析論述的起源。 


"最後,我們想重申,互為主體矩陣構成了他者性的維度,它們永遠不會以純粹、排他的形式單獨占據人類經驗的領域。"    


滿足全能感的"不說破“ ---20220428 山風頻道:"遊戲與現實"案例討論(查爾斯)



參考文獻:


Winnicott, D. W. (1971) Case VIII ‘Charles’ aet 9 Years. Therapeutic Consultations in Child Psychiatry 87:129-146


Anderegg, D. (1989) Playing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Psychoanalysis and Contemporary Thought 12:535-564



「我想淡化這樣精神分析、心理治療、遊戲材料、遊戲的順序,並用相反的序列重新構建。也就是說,遊戲才是普遍且健康的,遊戲促進成長,因而也促進了健康遊戲引入了群體關係。在心理治療中,遊戲可以成為心理治療中的一種交流形式;最後,精神分析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高度專業化的、以與自己交流或與他人溝通為目的的遊戲形式」。(1971/2008,p.56,劉玉文心理師翻譯)


溫尼柯特在"遊戲與現實"中談到遊戲對於精神分析的重要性,同一段話的最後,他更這麼說:"不僅要不斷提醒分析師關於弗洛伊德的貢獻,還要提醒我們關於稱之為遊戲自然且普遍事物的貢獻,這對分析師來說是有價值的。"

這個對於溫尼科特“自然而普遍的事物”,它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有分析與治療中如何發生,是本文關注的焦點。


我的談法會把查爾斯這個透過塗鴉遊戲進行諮詢的案例,最後的幾張圖加以說明,搭配著我對遊戲與心理發展的想法一併介紹。


  • 陳瑞君心理師回應:孩子使用語言就是使用客體



之一、


查爾斯,一個九歲的男孩,上有十一歲的姊姊,下有九歲的妹妹。他因頭痛被帶來諮詢。他說他的想法令他困擾不已,大腦的一部分正在接管其它部分。於是他開始發誓並試圖遵守,即使以聖經發誓,好像也沒甚麼幫助。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強大的,宛如強迫症般的巨大防衛正在成形(記得瑞君心理師用小孩開大車形容),不禁讓我們好奇這個困擾他讓他身不由己的想法是甚麼?因為無力對抗,只好動用起誓,甚至動員宗教力量保護自己。面對這麼一個焦慮的男孩,被帶來診療室,不知會焦慮到甚麼程度?因此,溫尼柯特想到了適用於兒童諮詢的塗鴉遊戲,你一筆我一筆,一來一往,在紙上塗鴉,不僅透過非語言的塗鴉帶來玩性,讓焦慮的小孩不要這麼焦慮,也帶出了塗鴉之外語言的交流。

在"單獨的能力"這篇論文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圖像:"徜徉於遊戲的小孩,旁邊(或者心底)必定有一個可以扶持的母親";這個圖像轉譯成佛洛伊德的說法就是"本我必定有自我隨侍在旁",這個母親/治療師提供保護與安全,讓孩子可以不用被生存的壓力或者本能的刺激所困擾。




  • 蔡榮裕醫師回應:溫尼柯特的作品都是以臨床出發,解決臨床問題。

  • 陳瑞君心理師回應:可以內化好的客體的照顧,是玩遊戲很重要的開端。




Masud Khan (1971)描述,分析環境的創造乃基於諸多禁忌與禁令的幻覺發展而成:

"動作的禁忌(躺在躺椅上的禁令) ; 視覺與觸覺的禁忌(限制了興奮);以及將禁止的願望轉變成語言的禁令。分析情境可以防止本能的釋放,並且在隱喻上以多種方式提供對“生存壓力”的保護。"


Green(1975)也生動地描述了分析環境可以為患者提供保護的過程:

“分析情境的孤立,本能釋放的不可能,僅限於心理領域的密切接觸,以及瘋狂念頭不會超出診療室四堵牆的確定性。(分析環境)確保用語言被當作思想載體加以使用,將一切保留在隱喻中;會談將告一段落; 之後將進行另一次會談,一旦門在患者身後關上,比現實還沉重的真相,將隨之煙消雲散”(1975年,第11頁)。


這些設置可以被建構並確保,是提供扶持環境的第一步,也是產生玩性的第一步。另一方面也隱微地暗喻著精神分析就是某種遊戲。

唯一比較不同的是,分析情境對於那些高功能的精神官能症患者比較可以忍受諸多禁令還有曖昧模糊,但是對於相對來說低功能者,或者兒童嬰兒,適度的本能釋放是重要的。我的理解是孩子還在形成自體(自戀),因此存在的連續性如果可以透過遊戲不被打斷,譬如壓舌板包括了手握撫觸與舔舐,塗鴉遊戲透過畫畫與視覺的刺激,遊戲宛如母親的扶持,都可以讓孩子的存在於焉展現。





之二、被保護的陰莖


經過W的循循善誘,查爾斯將其思想意念比喻為戰場,塗鴉讓他逐漸放鬆,因此也更能自由聯想(這也是精神分析能否達到玩性的另一個標誌)。因此他逐漸靠近其恐懼的核心:似乎在他的夢中,有一個宛如毒蜘蛛的恐怖女人,會出現在寤寐之間,盯著他看。

隨即,查爾斯畫了下面三張塗鴉。



在圖十二中,他的塗鴉看起來像勃起的陰莖,但他先把它變成一根手指,然後又變成一個“平面”。他說:“畫得不好。” 因為塗鴉非常像勃起的陰莖,所以我問他關於自己的器官,他說:“它伸展。” 並補充說:“我不能談這個。” 我問他是否談過他的陰莖,他說:“這是第一次。”


在這裡可以看到溫尼柯特敏銳的觀察力,還有適度的介入,不偏不倚不感到尷尬中性的提問,因為查爾斯很快地要將勃起的陰莖變成其他東西,並且希望他變平(不要勃起),經過跟查俺斯確認之後,W也決定不要讓這個太過刺激的本能真相太快衝擊查爾斯。




因此有了第十三張畫,查爾斯先畫,故意弄混了(應該是指中間那團糾結的混亂),溫尼柯特設法把它變成一架飛機,讓查爾斯有意識的想法持續下去。




在第十四張畫中,溫尼柯特先畫(我猜是畫面中間的曲線),查爾斯把它變成了炸彈。這個炸彈的意象跟前面查爾斯說的想法上的戰爭不謀而合,這是一場關於本能的戰爭?本能的衍生物(想法)就是炸彈要炸掉的東西?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本能,或者外在客體(女人)帶來本能的激擾所造成的創傷性,面對創傷主體是被動且無助的,遊戲有可以對創傷帶來怎樣的作用呢?

 

  • 陳瑞君心理師回應:心理師的介入如跑馬拉松的配速;這讓我想到就像醫師配藥,施予多少劑量。當中的克制很重要,也是智慧。

 

之三、如何處理一團混亂?

 

讓我們來看看圖十五。查爾斯先畫。故意弄得一頭霧水,溫尼柯特繼續之前的解釋。他說:‘這又代表你的思想。心智的另一幅畫是試圖將它組織成隔間,而真正的麻煩在於你處於混亂之中。(嚴重的混亂狀態。)他同意這一點,並說當開始有感覺和想法時,這很糟糕。

他讓父親告訴母親,然後她告訴醫生。他說他知道他分成兩部分的混亂。失去的部分更大。所有的想法都在勝利的一方。較小的一點是控制四肢等(這裡忘記一些細節,無論如何他有某種變量的理論)。

溫尼柯特想讓他知道,他挾帶的最大恐懼是全然的困惑(搞不懂到底發生甚麼事情)。於是W在畫紙上繞了一圈,說:這就像我準備做一頓意大利面。他迫不及待地說:“現在輪到我畫了!”

 

  • 蔡榮裕醫師回應:找謎題與找答案,讓我想到找謎題才會有玩性,因為玩性重視過程而非結果,找答案會被框死在結果裏頭。

  • 玩性(playfulness)是健康的指標,W分析著重在啟發個案的玩性。

 

W透過塗鴉去扶持查爾斯的恐懼,他看出查爾斯的防衛,除了去了解防衛之外,並不急著想去揭露防衛背後的痛苦。

只是查爾斯自然地表達了這份痛苦,就是一團混亂,被本能激擾或者客體誘惑的查爾斯,就像是被高壓電衝擊之後,身心導致極大的混亂反應,腦子也跟著亂了。

據他描述,勝利的想法(應該是跟隨本能的想法)完全超出他對自己的認識與控制,只剩下小小的一點,僅存對身體的控制。查爾斯似乎也在說,經過這樣的刺激之後他不可遏抑地想要手淫,但是這也不是他能控制的。

也因為W看出這一切實在太過混亂,雖然有畫紙的邊界,但他還是用心地為這團混亂再加上一層邊界(圈起義大利麵的盤子),讓這盤混亂可以被控制,然後幽默地說,這是他做的義大利麵。

這樣的介入不禁讓我想到精神分析的模糊性,透過這種模糊性產生某種過渡空間,讓真相與防衛,內在與外在,可以有餘裕迴旋,當W畫出義大利麵的時候,查爾斯不可能一點都沒有意會到W的用心與溫柔,他想告訴查爾斯這些混亂是可以被控制的,如果查爾斯意會到了,那這個被創造出來的義大利麵就是查爾斯找到的過渡客體。

這種不說破也讓查爾斯處於捉迷藏遊戲的狀態下。他知道自己可以躲起來,而W也會想要找到他。

 

  • 整合,讓我想到沙拉盤子,其中各種小點都有,也都可以和平共處,像是民主制度。

  • 陳瑞君心理師提到second skin,讓我想到身體區分出我與非我,還有保護或整合內在心智與潛意識幻想的容器

 

之四、不說破的心法:潛能空間

 

"在這裡,我想到過渡性客體是第一個 “ 非我 ” 所有物(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會出現在孩童的遊戲中,也是要進入藝術體驗可以觀測到的線索,它不是母親所賦予的,是孩童自己發現或創造的,是孩童幾乎無法切割的一部份 。過渡性客體可以是物品,像是一條毯子、一件舊衣服、柔軟的玩偶,或說是些現象,例如呀呀兒語、不斷重複的動作等 ,有些孩子甚至會創造出旁人無法理解,但對他卻有特殊意義的話語。阿佛列的口吃在這裡可以被視為防衛,或是一種過渡現象呢?過渡性客體與現象所對應出的這個潛能空間,是介於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之間的空間,讓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得以融合,往往也讓矛盾現象能夠被接受。"  (劉玉文心理師)

 

遊戲最好的部分之一就是可以讓"不說破"這件事情可以自然而然地進行,對於個體在面對內在真相的創造與適應也會很有幫助。

我們都知道遭受創傷的主體全然被動無助,遊戲為個體提供了一種對於過往被動經驗創傷情境的掌握感。而“掌握感”也暗指著一種主動的情感體驗,伴隨著對現實被動服從的再加工(Freud,1920)。在遊戲中,利用非語言的互動將被動體驗轉變為主動體驗的能力,對於個體的適應與情感發展意義重大。

溫尼柯特注意到查爾斯還沒有完全地準備好,雖然透過他的話語與塗鴉已經顯示出他困擾的主題,這時候如果強行以詮釋介入註定會成查爾斯的衝擊與創傷。因此W下了個決定,讓他跟隨著查爾斯的腳步,或者查爾斯的意志,因此才會有隨之而來(圖十三)的飛機畫還有圖十五的義大利麵。

"潛能空間被理解為介於嬰兒的絕對全能與外在現實或全能控制之外的世界的中間地帶,在嬰兒的需求中無需象徵性地滿足;用溫尼科特的話來說,“我的延伸與非我”之間的空間(1967 年,第100頁)。"   —Anderegg, D. (1989) 

潛能空間被界定為我與非我的中間地帶,那在這之前,就是母嬰融合的合一狀態(之前在討論存在主義時也提到這是人類存在連續性的根源)。

當治療師說出自己的詮釋,通常也引介入一個強大的非我,可以處理此種詮釋的個案通常已經被治療師準備到相當程度(譬如好的自體感,自我的功能,以及象徵的能力等),才可以領略詮釋(或者移情詮釋)的遊戲魅力。

對查爾斯來說,強大的防衛已經指出他的焦慮太高,塗鴉也顯示出內在的混亂,因此可以判定創傷已經超出他可以掌握的範圍。

W在這時候決定透過遊戲的回應帶給查爾斯一個中介的潛能空間,讓他稍有歇息,並可以拾回自己的全能感。因此他依循著查爾斯的腳步,透他的詢問與解釋(克制且一點點的非我)還有塗鴉回應(仿同查爾斯的我),建構一個潛能空間,讓查爾斯找回自己的主體性,培育他參與心理諮詢遊戲的潛能。

因此,這些塗鴉,還有隨之而來的洞察,對於查爾斯而言,雖然知道是屬於W的,同時又感覺像是屬於自己創造,還有自己發現的。

潛能空間的創造就是所謂心理治療中不說破的技藝之心法。



※ 延伸閱讀:自己玩


https://www.fantasy-animation.org/the-squiggle-game



 

 


卡謬《異鄉人》和Winnicott對話(II ) (初稿)

                                                                      尋找異鄉人書封



之一、我不是存在主義者


  • 許多被認為是存在主義者的大師都想跟存在主義劃清界線。我們先來聽聽研究卡謬的大學教授卡普蘭怎麼說:



"卡繆拒絕接受存在主義者的標籤,可能是希望跟沙特那個緊密人際關係網保持距離,但他這種表白也是真誠的。他和沙特對荒謬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對人類的潛能也抱持不同概念。在卡繆看來,每個人都自具目的,至於人類整體,就如他在《薛西弗斯的神話》所說,「隱藏著無人性的一面」。他認定這本書是「反存在主義」的。對沙特來說關乎重要的是意識──人與人之間相處得來或相處不來。然而對卡繆來說攸關重要的是,相對於世界或相對於世間事物的無生命本質,人類是微不足道的。這種差異從他們兩人小說的風格和主題看來就明顯不過:《嘔吐》對他人懷抱著恐懼;《異鄉人》的宇宙則對人類帶著柔靜的冷漠。"


在美國之行回答紐約法與高中(這群因為二戰被困在美國的孩子極度渴望來自祖國的信息)就被學生問過他是否為存在主義者?


"卡繆跟這些高中生開玩笑說,他在哈佛大學剛被人問過他的「存在主義政黨」有多少黨員。他說他的答案就是:「我們不是一個政黨;我們更像一種風氣。」那些高中生還是想知道:你的這種風氣裡有多少人?「恰好是一萬零四百七十一,」他回答。......不管卡繆怎樣否認他是存在主義者,這都毫不相干。數以千計在聖日耳曼德佩修道院地區地下室夜總會聽爵士樂和跳搖擺舞的年輕人可以證明他是錯的,因為他們如今全都是存在主義者。在他們看來,卡繆的軍裝式大衣是存在主義者的;他的香菸也是存在主義的:現在戰爭結束了,他還在吸沒有濾嘴的高盧藍圈(Gauloises Disque Bleu)香菸。存在主義把戰爭的粗糙悲觀主義跟解放的飄然狂喜結合起來。存在主義心境牽引出一種人生的急迫感和對行動的需要,從抵抗運動的神話式解讀取得靈感。存在主義作為一種潮流,追求的是自由與責任共存的生活方式;就像它意圖代表的哲學一樣,它最終是由群眾塑造。它從《薛西弗斯的神話》和沙特常被引用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等一類的作品往下滲透到大眾文化。3但它是從爵士樂和小說取得它的說服力。 “


Alice Kaplan (2020)。尋找異鄉人:卡繆與一部文學經典的誕生。台北:大塊文化。


  • 題外話一下,卡普蘭的這本書式閱讀異鄉人之前的最佳導讀,更重要的是讀來深入淺出,趣味橫生,強烈推薦給大家。


  • 這種因為時代更迭而蔚為潮流的存在主義風氣,也讓我想到早期卡謬由文星雜誌引進台灣的五零年代,因為白色恐怖的肅殺之氣,因此透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掩護,還有高舉著卡謬離開共產黨的"棄暗投明"(荒謬的是,許多存在主義者幾乎都是左派,卡謬一生堅持左派路線眾所皆知)偷渡卡謬還有他的異鄉人到台灣來。

  • 二戰的主戰場在歐洲,粉碎了人類所建立的文明夢想,體制與文化崩壞,在極度的虛無中,百廢待舉,急需注入一股新鮮的空氣。誠如卡普萊所言:"存在主義把戰爭的粗糙悲觀主義跟解放的飄然狂喜結合起來。存在主義心境牽引出一種人生的急迫感和對行動的需要...”;對照五零年代的台灣,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下,談論政治令人生畏,體制擠壓心靈與行動,那就轉到文學與哲學,幽微地抒發時代荒謬所引起的種種喟然。


  • 就像我們也可以從溫尼柯特的文章中嗅出濃濃的存在主義味道,身處在一二戰時代,沒有被當時風行的存在主義思潮所影響也說不過去。就我自己閱讀溫尼柯特的經驗,感覺他好像從現象學出發,以人為主體,將佛洛伊德以自然為主體的理論又重新詮釋了一遍。這種精神以及典範轉移本身就是存在主義的。

  • 在“普通虔誠的母親”中,溫尼科特將他的思想與存在主義劃分開來:


"萬物皆有開始,它賦予了諸如存在之類的非常簡單的詞為其意義。

我們可以用法語式的詞“existing”來討論存在,可以把它變成一種哲學,稱之為存在主義,但不知何故,我喜歡從“存在”(being)這個詞開始,甚於用“我存在”(I am)來表述。 重要的是,除非一開始我與另一個尚未分化的人在一起,否則我什麼都不是。 基於這個原因,討論存在比使用屬於下個階段的“我存在”這個詞更加真實。 不能過分強調存在是一切的開始,如果沒有做為與被做為一切就沒有意義。"

[“The ordinary devoted mother”, 1966, pp. 11-12]

  • 這段文字讓我思考存在主義以人為主體,因此高喊出來的是“我存在”(I am),不禁讓人想到沙特的存在先於本質,或者一個人的存在由其行動所界定;然而溫尼柯特更深入地思考這個議題,把它置放在人類情感發展的脈絡中研究。並認為在“我存在”(I am)之前還有一個“存在”(being)的階段,這個階段嬰兒與母親全然融合沒有區分,在生命最初幾週,這種在生命最初幾週,這種母親和嬰兒一體的(環境-個體)設置,才是存在的核心。

  • 換句話說,存在主義者把人高舉到跟神同等的位置(《異鄉人》裡的檢察官把莫梭稱為「反基督先生」,卡繆則在他為某個《異鄉人》版本所寫的導論裡聲稱莫梭是「唯一值得我們擁有的基督」);而溫尼柯特則狠狠地打臉這種自戀:如果沒有促進性的環境,要討論人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 既使溫尼柯特與當時的存在主義思潮劃出界線,我們還是可以從其行文間獨到濃濃的存在主義氛圍;這種不希望自己成為某個潮流的一部份,本身就很存在主義。

  • 話說回來,本來就不會只有一種存在主義,存在主義的家譜淵源流長,從齊克果人與神的對話,到叔本華思考人如何掙脫其生物處境,到尼采將情感與感官的體驗提升到一定地位,更別說德國的海德格對存在的詩意思考,還有雅斯培對存在與精神病學的深入研究等...,就連當時蔚為潮流的沙特與尼采也大不相同。

  • 因此,接下來我將從Makari, G. J.的文章出發,探討莫梭的存在主義宣言,如何受其母親的影響,來回應溫尼柯特這個觀點。



Makari, G. J. (1988) The Last Four Shots: Problems of Intention and Camus' The Stranger. American Imago 45:359-374

  • Makari是歷史學家,也是精神分析師,他對精神分析與歷史進行了許多精彩的研究,

  • 如:心靈革命、精神分析的創造。。




之二、漠然意味著什麼?


「隱藏是一種快樂,然而沒被找到是一種災難」(《溝通與不溝通》,第186頁)


"對溫尼科特來說,如果不提及能夠提供促進環境(facilitating environment)的夠好母親,就不可能討論女性元素。

讓我們回到早期階段,母親以微妙的方式處理(handle)寶寶奠定了模式。我必須詳細參造此一環境因素非常特殊的情況。要不是媽媽擁有乳房,寶寶還可以在原初心智尚未與母親分離的時候存在;否則就是母親沒有能力做出貢獻,在此情況下,寶寶必須在沒有能力存在的情況下自行發展,或者以殘缺的能力存在。"


Abram, J. (1996) The Language of Winnicott: A Dictionary of Winnicott's Use of Words. 


  • 佛洛依德的自戀只有自己,溫尼柯特的自戀受其督導克萊恩的影響,一開始就有嬰兒與母親。


  • 週二的山風,瑞君心理師對莫梭的漠然之觀察的引人深思,她是這麼說的:


"莫梭那種對外在環境不置可否的態度,他是順應的,似乎在一種比較強迫性的環境中,他便停止了一種思考或者就是有點順著他去吧,看他要怎麼認為,敷衍過去也就是了,似乎他有一種在外在不太想跟對方正式認識或打交道的感覺,就讓對方無限延伸對他的想像與認定。即使他有意見,盛情之下又該怎麼表達出去呢?每一種自發的表達或表態,對於他人來說,或許都會被解讀為一種驚奇或一種攻擊,但是這卻是由他人把我們認定的「我」,被推翻為「非我」的情感發展中很重要的過程,否則則會被他人隨意的扣上許多「非我」的大帽子(就像是,莫梭並不那麼認同什麼稱兄道弟的實際意義)。"(陳瑞君心理師)


"而莫梭總是很驚險的在事後才發現,怎麼對方的反應會跟他想的不一樣,然而後來這些種種不一樣的地方,他的沉默被對方當成認可,並沒有更讓莫梭更去溝通,而是回到一種更內在低谷的回音當中,像是捉迷藏的遊戲一樣,看到對方跑的更遠了,即使讓意謂著他更無法被找到,但在當下,他似乎有點不是那麼介意被留在一個不被找到的山谷裡。"(陳瑞君心理師)


  • 在異鄉人中我們會看到莫梭對瑪麗熱情表達的無動於衷,兩性關係以某種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自戀型態進行著;就George J. Makari的看法,這可能是某種莫梭與母親關係的重複。

  • 莫梭面對母親的死訊,念茲在茲的僅是母親去世的日期,去弔唁時,對母親的遺體也甚無興趣。然後他回想起剛把母親送到養老院時母親天天哭泣,但久了也就習慣,後來母親在養老院交了些朋友,到頭來變成要讓母親離開養老院肯定會傷心。面對無動於衷的莫梭,母親自己也顯得無動於衷,對於失去兒子很快就習慣了。

  • 然後莫梭回憶起,“我們住在一起的時候,媽媽一直看著我,但我們幾乎沒有說話”(第 4 頁)。  “多年來,她從來沒有對我說一句話……”(第 58 頁)。 這張沉默望著母親的景象暗示了莫梭在童年時可能經歷的挫敗。 隱隱暗示著一種無聲無情的環境,使他從對外在客體的渴求中,撤退回自給自足的自戀世界。

  • 這種現象還可以從莫梭對於與母親居住的公寓的想像中略窺一二:

“當媽媽和我住在一起的時候,它很適合我們,但現在對我一個人就太大了,我把餐桌搬到我的臥室裡。 那是我唯一使用過的房間……公寓的其餘部分未曾使用過,所以也沒有費心去照料它。”  (第 25 頁)

在此,代表情感接觸的公共空間空蕩蕩的,而且未曾使用過。也就是說母親所表徵的促進性環境在莫梭主觀的世界中似乎一直缺席著。

  • 莫梭在原生家庭的退縮與漠然,似乎也不是那麼絕對,在他面對被女友拋棄的雷蒙,不惜偽造假信引誘雷蒙女友陷入圈套,似乎也代表他對母親對他的拋棄的懲罰。要自戀者去承認自己需要他人是很大的威脅,但是卻透過對雷蒙的投射(客體關聯),洩漏了自己的傷心與憤怒。

  • 自戀者不需要理由,不需要任何人,句點王彷彿就是否認自己需要跟人連結的理由。莫梭因為促進性環境的失敗讓自己退回自戀中,也讓我想到一二戰時期也讓人對於被國家文明背棄的痛苦,轉向於自身的關懷,人本主義因運而生。


(對照卡謬來看)


  • 我們都知道卡謬與失聰的母親還有舅舅居住在阿爾及利亞的貧窮公寓,無盡的貧窮還有沉默是他童年中的永恆景象。


"這個公寓是他感受最深的地方,他在這裡磨練了觀察事物的意識和對語言的耳感,他更憑著活了二十五年的智慧開始意識到他稱之為「荒謬」(the absurd)的存在景況。他在哲學課裡也曾研習所謂荒謬,但他對這個概念的意識來自自己的身體:他十七歲時患上的一種疾病,威脅到他可能從周遭世界獲得的感官喜悅。所有人最終都會死亡,只是早晚的問題。荒謬的不光在於人生的有限,還有人類在物質世界面前顯得毫無意義。他下定決心,他第一項重要藝術創 作要來自這方面的簡單事實。"       (尋找異鄉人)


  • 當我在維基辭典查詢荒謬(absurd)這個字,驚訝地發現它來自中古法語 absurde,拉丁語的 absurdus 意味著「不協調的,不和諧的」,由ab (「遠離,出」) + surdus (「沉默的,耳聾的,沉悶的」)組成。讓我發揮我狂野的想像力,荒謬一方面意味著對抗那種被存在的真相保持沉默的景況;同時也意味著遠離沉默(耳聾)。

  • 讓我們回到陳瑞君心理師的文本,她所描述莫梭那種,面對他人的那種"隨他去吧","隨你們怎麼看","隨你們怎麼想";還有那種在溝通的過程中,總是慢一步的感覺。

不禁讓我想起童年的卡謬,面對失聰且不太會說話的母親與舅舅進行溝通的景象,應該是滿懷挫折,意思總是無法精準地傳達,甚至被意會到的時候,往往已經遠離了溝通的情境。以至於最後呈現一種"隨他去吧"的放棄。直到後來也習慣各自退回自己的小房間,而這個自戀的小房間相對來說還安全許多,或許這就是瑞君所言:莫梭自己也不太介意不被找到,因為已經習慣了。

  • 以溫尼柯特的語言來說,莫梭可能就是部分存在,或者以缺損的方式存在。但是就卡謬來說,青春期的他因為肺結核搬到相對較富有的肉商舅舅家居住,不僅營養補足了,舅舅家豐富的藏書,還有後來遇到的中學與大學老師柯尼葉,啟蒙了他的心智與文學涵養。都可以算是某種生命貴人,也就是補足我們促進性環境的重要客體。




之三、為什麼要連發四槍?(如果還有時間再討論這個部分)


  • 異鄉人法庭辯論的一大焦點除了莫梭的漠然之外,還有就是如果莫梭槍殺阿拉伯人是為了自衛之外,那他為什麼在阿拉伯人被槍殺之後還要連開四槍?這四槍也讓文學評論家與讀者傷透腦筋,George Makari提出了有趣的看法。

  • 首先是莫梭在葬禮上邂逅了為母親哭泣的女性友人馬森夫人,這種真情流露對他的自戀堡壘是一大威脅,再加上內心隱含對母親的憤怒,當然無法與她共情。

  • 接下來的場景就是海邊度假,莫梭可說是踉蹌地逃離至海灘,莫梭形容海灘“與母親葬禮的熱度一樣”(第 75 頁)。暗示著某種共演又要發生。

  • 剛開始雷蒙與阿拉伯人發生衝突,莫梭還勸阻雷蒙不要動粗,但不知道是怎樣的潛意識力量驅使,莫梭又再度回到海灘。回到海灘的莫梭望著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以一種被理想化的漠然回望。 

"我看到一些阿拉伯人在閒逛……他們靜靜地注意著我們,以其特有的方式——彷彿我們是石頭……我……回頭看了看。 他們和以前一樣,以同樣模糊的方式注視著我們所在的地方。  (第 61 頁)

  • 這一段敘述有趣在於,漠然地到底是誰?是莫梭將自己的漠然投射到阿拉伯人身上,還是阿拉伯人代表母親的漠然,無論如何,這段優美的文字,似乎像是莫梭理想化自己的自戀,其中含混著對母親尋求慰藉。若以溫尼科特對於存在起源的看法,源於母嬰融合之處,或者嬰兒認同母親之處(女性元素)。

  • 然後莫梭再走進,看到一個阿拉伯人吹起笛子,誘惑的三連音反覆著,像是死亡之歌。他看到岩石上仰躺著阿拉伯人。

" 他仰躺著,雙手交疊在腦後,臉被岩石擋住,陽光照在他身體的其餘部分。 可以看到他的工裝褲在熾熱中冒著熱氣。  (第 74 頁)"

  • 此段情慾化的描述更增添了那種自戀者退下自戀的防衛,投以溝通的意圖。但遺憾的是,就在此時,阿拉伯人亮出刀來閹割了莫梭的柔情。接下來就是莫梭不知怎麼了,拔槍還擊。這個不知道怎麼了充分體現了本我的憤怒,或者就像瑞君心理師所言,主體發現自己竟然這樣被理解?但這一次莫梭不在是被嚴密防偽包裹的不在乎,而是以強力的我還擊這個殘酷的非我。

  • 至於為什麼在確定阿拉伯人死亡之後莫梭還要補上四槍,George Makari認為這像是莫梭的自我懲罰,因為一槍與四槍結果都是殺死阿拉伯人,只是後面的四槍像是莫梭等著這個社會,還有法律體制來懲罰他。最後四槍變成“敲響痛苦之門的敲門聲”。

  • 我的另一個想像是,最後四槍讓莫梭恢復他的理智,讓他的自戀防衛再度回復,讓他又重新做回漠然的人,回到自我的掌控權中。

只是這一次,這個自戀的存在主義者,下定決心要跟這個非我的體制社會槓上了。(這種心情轉折已讓我想到某些無差別殺人者的內在動力??)



🌺🌺🌺

※ 本文乃薩所羅蘭山風頻道寫就

https://www.freud0506.com/

2022.04.021 周四:王明智心理師、陳瑞君心理師、蔡榮裕醫師

2022.04.18-22卡謬《異鄉人》和Winnicott對話(II)


#卡謬與精神分析  

#存在主義精神分析  

#Winnicott 

#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