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的內涵,互為主體與第三立場 》 #之二




讓我們繼續來爬梳精神分析中的互為主體趨勢
這篇論文第二大段一路讀下來
好像忽然可以明白這場發生在美國的精神分析革命
如何地挑戰精神分析界的古典金科玉律。
也了解十年前在台灣大紅大紫的Yalom,還有他的人際關係學派
原來都是互為主體潮流下的分支。

照片是Yalom跟他文學教授的太座下廚的場景
強調治療師平易近人的一面。

※※※※※※※

《詮釋的內涵,互為主體與第三立場 》
#之二

#互為主體與人際取向的發展

特別在美國,與“分析主流”發展的和解相平行的趨勢,一方面存在於自體心理學,另一方面則在當代人際分析所表現的文化分析傳統中。 這些發展在臨床與理論上摘述如下(Summers,1994)。

臨床上,自體心理學聚焦於"自體-自體客體"的移情,並將其視為分析治療的主要模式( as a major matrix of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這也意味著它離開了傳統與當代主流的技術中立。
後柯赫特學派的自體心理學,分析從提供自體客體功能的架構,轉成重視情緒同調乃治療的基本工具。藉著分析師的神入、主觀融入病人的經驗、以及認肯互為主體的現實,協助病人澄清自己的主體性。上述特性均建立在分析師與病人的主體性交會中(Basch,1985; Ornstein和Ornstein,1985)。分析師的"自體客體功能"藉著澄清病人的情感經驗,轉變成"整合的功能"。透過強調分析師對病人主觀經驗持續地同理與融入,心理病理的缺陷模式與衝突模式在此交會。這個取向還強調反分析師權威,質疑分析師特權,並質疑技術上的匿名與中立。(Stolorow,Brandchaft and Atwood,1988)。

另有一股略有不同但與此相關的趨勢,朝著同樣方向前進。側重分析師的補償角色(阿智:矯正性情緒經驗?);特別對於病人過往古老自體的過度刺激或刺激不足,以及雙親(角色)的缺席(或匱乏),導致後來自體發展的脆弱。 這種方法可能源自自體心理學,和母嬰關係模式,強調分離-個性化的缺乏與衝突。

這個取向的作者認為分析師相對於病人的主體性並無二致,分析師(與病人)經驗的相互澄清,可以豐富病人的情感,促進病人的人格成長。就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而言,Gill 與 Hoffmann (1982)側重分析師性格對移情的影響,以及移情與反移情之相互辯證與依存,可以作為分析探查的領域。

這種分析觀點全面轉換的結果是:質疑分析師客觀面對病人的傳統實證觀點(這些病人會帶著移情扭曲還有成長起源來接受分析),代之以建構模式;在分析情境中探索新的情感關係發展,將其視為相互理解的基礎;並且認為,病人對這種情感經驗的溶入乃主要的療效因子。

對於病人主體性特權的強調導致更進一步的結果,離開移情詮釋的攻擊觀點。假設攻擊乃病人與分析師正向關係的失敗,還有神入與同調的失落;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探索這些失落,更甚於把它詮釋為病人的內在衝突。

事實上,各種不同的技術取向來自不同的理論背景,卻在哲學上共同質疑分析師詮釋與一人心理學的客觀性(one-person psychology),質疑分析師保持客觀,以澄清病人內在生活的功能。這些取向也轉變為"詮釋的建構論",使之更切合敘事真實,而不是歷史真實的再建構,並以客體關係理論取代驅力理論。

事實上,某些作者會把自體心理學視為客體關係理論的一部分,注重關係模型(matrix)中促進成長的正向觀點,而非透過衝突所內射進來的負向客體關係。所有的客體關係與互為主體取向最終都指向母嬰關係,還有分離個體化所造成的創傷。

※阿智翻譯的文章是:The Nature of Interpretation: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Third Position
※作者:Otto F. Kernberg, M.D.

http://www.pep-web.org/document.php?id=ajp.057.0297a&type=hitlist&num=1&query=zone1%2Cparagraphs%7Czone2%2Cparagraphs%7Ctitle%2CThe+Nature+of+Interpretation%3A+Intersubjectivity+and+the+Third+Position%7Cviewperiod%2Cweek%7Csort%2Cauthor%2Ca#hit1

※圖片選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