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的內涵,互為主體與第三立場 》 #之六




#如何不讓互為主體變成治療師與病人難分難解的投射場域
《詮釋的內涵,互為主體與第三立場 》
#之六

互為主體的理念在後現代解構思潮的影響下算是近幾十年的顯學,對心理治療的影響不一而足。
常見的現象常發生在齊頭式的平等:譬如心理師的自我坦露增加了,或者大膽如Yalom不忌諱對女病人表達”性”趣。或者治療界線逐漸滑坡,導致治療結構傾斜失衡,然後內在的衝動失去涵容的空間與可能。
這種在臨床上發生的案主與心理師過於投入彼此,導致投射失去可以涵容與思考的空間,終至難分難解的險境。
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互為主體所珍視的主觀性(不管來自治療師或者病人),如果沒有分析工作的客觀性做基礎,可能會帶來的危險。恐怕也讓治療失去更大的效益:反思(reflection)的功能與可能。

因此肯伯格在這裡提出震耳饋聾的解方:三人心理學。以下這段不僅交代歷史淵源(Fenichel與Bion),並提出強而有力的提醒與批判。

#從兩人心理學到三人心理學

Richard Sterba認為(1934)將自我分裂成觀察部分與行動部分 ,代表自我反思功能的活化。主要來自對照顧者反思功能的內化—不僅是媽媽對寶寶自身經驗的神入。同樣的,病人不僅藉由分析師的神入來增強自我反思能力,也藉由(而且非常重要地)認同分析師第三立場的反思功能來達成。
簡言之,我認為我們需要三人心理學,而非一人或兩人心理學。此第三人乃"分析師作為與病人互為主體關係參照"的獨特角色來達成。

當然,分析師會有誤用或濫用其特定功能的危險:任意對待病人、威權主義、或者教化病人等非移情/反移情等態度都是。
毫無功能的權力所帶來的危險(濫用功能權威的危險),對任何行使權威的工作來說,都是一種根本的危險。但是藉著消除分析師在治療情境中現實與功能性的權威來保護病人對抗這些危險(阿智:的說法)也太過天真。
把分析師觀點與病人等同的平等意識形態,此種反移情與移情一樣病態(no more or less pathological),都是一種對分析情境的扭曲。(阿智:應該是指在權力位階上完全平等,典型的情境是病人會對分析師說,我跟你說了這麼多,但我對你一無所知,這讓我感覺不被尊重。或者為什麼你可以跟我請假,我卻無法跟你請假?)

最好的情況是,詮釋僅提供假設,再看看個案概念化會帶來什麼結果,好決定詮釋的適用性(阿智:原文 confirmed or disconfirmed)。它們會因隱喻的使用而增強,並且最好擁有不飽和的品質(“unsaturated” quality ),也就是說不要在特定理論假設下,與病人過去的歷史相連結。(阿智:不管是緊抱著理論,或者用力施加起源學詮釋,恐怕只會侷限思考)。
簡言之,它們聚焦於“此時此刻的無意識”,期望詮釋過程會逐漸深化並找到起源學的方向,只要病人與分析師可以遵循自由聯想並觀察移情/反移情的發展即可。

以上種種導致我想探究當前對詮釋客觀性的質疑,否認詮釋形成的標準具有客觀的性質,以及把建構主義偷渡到唯我的相對主義中(the potential slippage of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into a solipsistic relativism)。這裡所指的詮釋標準之最初設定,相關的論述有自我心理學的 Otto Fenichel (1941) 以及克萊恩學派的Wilfred Bion (1968, 1970)。

Fenichel的詮釋後設心理學研究建議詮釋要有三大守則:經濟學的(本能釋放的領域),動力的(由淺入深,從動機性防衛到衝動),還有結構的(從自我面開始詮釋)。如果我們用本能強度(特別是libidinal)取代他的經濟原則,那麼詮釋的指標將集中在一小時(阿智:應該是指單次的session)情感主導的內容。我相信我們會被帶往Fenichel一般性的詮釋原則,而這些原則支持詮釋的客觀性。

比昂同樣建議分析師對特定時間所發展的整體影響保持開放,不帶任何先驗理論去詮釋"選擇性事實"(selected fact)。或者依循分析師的衝動,往特定方向推動病人(“無憶無欲的詮釋”)。比昂用不同語言提到相似的架構,如何選擇材料如何進行詮釋,皆根據特定時間內病人與分析師關係之主要情感發展來決定。

不幸的是,比昂在生命最後幾年逐漸轉往神秘的方向,暗指分析師的"選擇性事實"發生在他(或她)直觀地捕捉心理現實,某種缺乏普遍基礎的感官現實。而今這種看法,與我們透過表面與其它能完美觀察的溝通管道所增加的情感溝通知識相矛盾。
比昂藉著描述病人無法涵容之無意識衝突透過投射認同帶給分析師的影響,開啟了一條通往反移情探索的道路。矛盾的是,他卻拒絕考量分析師對這些投射認同的情感反應,特別當它們以各種方式與分析師獨特的脆弱相連結時。
(阿智:這讓我想到一般來說我們對反移情的考量除了病人的投射之外,通常還會考量因分析師個人議題所產生的反移情;後者通常需要透過分析來解決。)

※阿智翻譯的文章是:The Nature of Interpretation: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Third Position

※作者:Otto F. Kernberg, M.D.
http://www.pep-web.org/document.php?id=ajp.057.0297a&type=hitlist&num=1&query=zone1%2Cparagraphs%7Czone2%2Cparagraphs%7Ctitle%2CThe+Nature+of+Interpretation%3A+Intersubjectivity+and+the+Third+Position%7Cviewperiod%2Cweek%7Csort%2Cauthor%2Ca#hit1

※ 圖片為提出分析治療的客觀性基準的Otto Fenichel,選自網路